本文来转载自 “
(ID: )” 2020-4-7居家学习的日子里,不少“野孩子”被迫变成“小宅娃”:通过上“网课”,来学习复习知识;通过居家锻炼,保证孩子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可有一样,似乎不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宅家太久,会对孩子的社交能力产生影响吗?
孩子再小,也是“社会人”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与其他人的密切交往中度过这一生的,这种交往不只局限在家庭成员中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之中的。
有些爸妈可能会疑惑,小孩子也会有社交吗?
在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有这样的描述:
小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大脑中负责社交的那部分就开始启动了。
科学家用脑部扫描仪,对刚出生一周孩子的大脑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孩子在看代表非社交刺激会旋转的机械玩具时,大脑活动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但当看到代表社会刺激的人脸时,大脑负责社交功能的组成部分立马活跃起来。
这说明,孩子大脑中负责社交的部分已经激活,他们随时可以和外界交流,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由此可见,我们对于社会交往的依赖已经从婴孩时期就开始启动。
而在幼儿园时期,孩子的这方面能力将第一次得到充分锻炼。
幼儿们的互动性游戏其实就是孩子们在学习社会化的过程。
社交对孩子的重要性超出你想象
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通过小鼠实验来研究长期隔离、减少社会性活动给大脑带来的影响。
他和研究员们把原本在自由环境里成长了好几个月的小鼠分成两批,一批作为一个集体放进一个“大豪宅”里;另一批则每一个都单独放进一个透明笼子里,一个笼子一个鼠,鼠和鼠之间相互隔离。
小鼠虽然可以通过笼子看到对方并用声音交流,但是不能互相接触。
在研究的过程中,被隔离的小鼠有非常明显的反应,它们会发出痛苦的求救声。
经过90天的隔离后,研究员们发现,小鼠神经元的各项指标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树突的长度、轴突长度、神经元细胞体积变小了20%-25%,而连接各个神经元,并且影响我们学习和记忆的树突棘的数量也减少了20%。
而人也是社会性动物,从出生直至死亡,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接受着社会化。
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研究称:“人类的大脑皮层在出生后增加了其最终 DNA 总量的 70%,而大脑容量的扩张直接受早期丰富的环境和社交体验的影响。”
心理学家约翰 · 马里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
他发现未成年的猴子经常在笼内相互嬉戏、追逐,于是他把一部分小猴子分开到别的笼中,不让他们一起玩耍。
结果,这些失去与同伴游戏机会的猴子,长大后变得痴呆,有些甚至失去求偶及生殖的本能。
由此可见,幼猴间的玩耍是成长为健康大猴的基础。
其实人类也是如此,同伴间的互动游戏同样也是孩子成长成大人的必要基础。
疫情期间,孩子们待在家里,除了与熟悉的家人交往,每天主要活动便是跟随网上学习,然后完成每日作业。
因这种学习方式基本是单向的,缺少足够的人际互动,使孩子们很少有表达交流的机会,这就使孩子们的兴趣、接触范围变得狭窄,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忽略了弥补陪伴,孩子缺乏和家长的及时沟通,就更缺失了与人交往的锻炼和适应的机会。
时间一长,特别是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有可能会产生人际适应障碍,甚至产生人际恐惧心理。
当前疫情情况仍然复杂,为了孩子的平安,仍需毫不懈怠地进行居家学习,但为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得到锻炼,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对孩子多加注意和陪伴。
01
增加每日有效陪伴时间
很多家长陪伴孩子的模式就是:孩子在跟随网课学习,家长在一旁看书,时不时检查下孩子的学习效果,学习结束后就放孩子自己玩耍去了。
但这个时期,除了陪伴学习外,家长还要“陪伴玩耍”,在玩耍中锻炼孩子的表达和社交能力,比如“和你分享一个我喜欢的玩具”:
让孩子给家人“推销”一个最喜欢的玩具,通过介绍玩具的玩法和带给自己的感受,来锻炼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02
多与孩子“聊聊天”
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不带过多的评判和自己的价值观,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音语调。
03
鼓励孩子多与老师、同学“云交流”
现如今通讯工具发达,别忘了在学习之余,让孩子与同学定时在线上沟通、交流。
这样既能巩固孩子的友情,让孩子得到放松,而且也更可能促进他学习的积极性。
居家云学习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感想,其中一部分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帮助,但是另一部分,孩子则更需要与小伙伴的沟通,这样才会更有干劲。
04
适时走出户外,与外界保持接触
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戴上口罩,与孩子一起到小区或附近的花园走走,感受一下万物复苏、春花烂漫;如能遇到其他小伙伴,可以适当交流玩耍。
05
一起运动吧
运动是保持良好心态的利器,也是最好的“亲子游戏”,可以与孩子一起PK运动项目,让孩子重新熟悉“社交规则”。
虽然社交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也不必过分焦虑,只要规律作息、多加陪伴、不切断与同伴的联系,孩子们依然会健康快乐平安成长。
部分素材来源:家长会了么 懿心心语 丁香妈妈
编辑:幸何如意
审校:渔樵书生 浩然清音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