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好好演戏吧,别出育儿书,《父亲的力量》被打一星都不冤

本文转载自 “大J小D (ID:jiayoubaobao2015)” 2020-4-30

作者:大J

昨天写了《公号五周年》,里面有很多我的掏心窝,也给大家准备500多份礼物,欢迎去参加哦。

今晚还会有个直播,大家一起云派对,直播过程中我会继续送礼物给大家。五年啦,大家一起热闹一下,记得去看第二条的通知。

今天想说这件事,起因从下面这条微博开始。


这是演员郭涛新书《父亲的力量》的部分截图,书里专门有一节是以《唯一一次打女人》作为标题。


还分享了自己选择妻子的标准,说女演员容易给男人戴绿帽子,要找温良俭恭仁。

当时看了这几段,我就直接看吐了,一气之下微博上就转发了。

转完后,自己冷静了,怎么想都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对劲,真的是这样内容的书不可能出版吧。

再翻到新书封面,赫然是一本育儿书,郭涛之神秘教子书,独家“留白教育法”,而且还是郑渊洁老师作序,林志颖、谢娜、李湘等力荐。


为了防止被截图带偏,我特地花了12元买了一本电子版翻阅。想着如果真的断章取义了,我需要发微博澄清道歉。

结果,看完更气了,不写不快。

1

我对郭涛和儿子石头的印象,最早来自于《爸爸去哪儿》。

印象很深刻有一幕,当时儿子石头不小心把水撒在了被子上,郭涛在节目里对他大发雷霆。

当时,大家都认为他行为太过激了,对儿子过于严厉,后来他本来也在微博上进行了道歉,“发脾气,只表示没有足够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当时,郭涛的这份道歉得到了大家的谅解,本来嘛,父母都不是神,难免有情绪失控时刻。

若干年过去,郭涛出了育儿书,我也挺好奇,他的育儿智慧有了怎样的迭代。

抱歉,让你们失望了。

开篇几章都在回顾当时节目的情况,但已经完全没有了当时道歉的心态,全篇大意就是,当时这个节目,太多人喷他太凶了,但节目是被剪辑的,我私下和儿子好的时候你们没看到。

而且,男孩就是需要被爸爸吼才能管住的。开篇就直抒胸臆,“狗都嫌”的孩子需要威慑。


我读到这段“家长怎么帮助他?”,这个“帮助”一词还是有些许感动的。

不仅仅男孩,青春期前的孩子前额叶都是在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冲动、情绪化就是他们的“进化”过程。

所以我们父母的确需要帮助他们,学会怎么管理情绪,如何让自己平静下来。

而郭涛的帮助就是,“对石头的吼、瞪眼睛”,字里行间还能读出对这样的“威慑”的得意,“只要我对他一吼,差不多能让他安静五分钟”。


在后面的章节,郭涛分享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从小爸爸妈妈脾气都比较急,好几章的标题都是“父母给了我太多负能量”、“那一年寻短见”。


书里描述了不少,郭涛父母打他的情景。


一个从小情绪不被看到,不允许表达的男孩,长大后成为了父亲,于是,应对孩子情绪的唯一方式,就变成了“打击他,威慑他”。

而这竟然还可以包装成独家“留白教育法”?!!


读到这段,“在我看来,让孩子从小知道孝敬老人、尊重老人很重要,不能因为他在家最小就可以无法无天”。

嗯,我也想说,在我看来,每个成人都需要知道,爱护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很重要,不能仗着身体力量悬殊就可以随意进行“身体威慑”。

2

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太严苛了,毕竟他只是在分享个人养育心得。

他的这些育儿方法我不认可,但只要不触及底线,每个家庭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但是,当我往后读,尤其从读到这个章节,看到这个标题后,我就恨不得飞他拖鞋,大清灭亡很久了好嘛!!!


冷静冷静,也许只是标题党,往下看看里面的内容。

直到看完这章节,我突然恍然大悟。

郭涛老师对不起,我太认真了,真的以为您出了一本育儿书,其实这只不过是您的自传,一个直男癌的自传。


直男癌的标准之一,就是择偶条件完全都是利己的,例如喜欢温顺、贤惠、爱家务。

而且会不断不断地把这套标准强加于你,让对方心甘情愿地觉得,女人就是该这样的。

书里还有郭涛妻子写的一个章节,你们品品。

直男癌的标准之二,完全自我中心,没有一点共情能力。

只要看到一点和自己标准不一样的,不会去想什么是合理,什么是不合理的。而是“只要和他不一样的”,就是不合理。

而且绝就绝在,他们会理直气壮地说出来,没有一丝觉得不妥。

越往后看,我越想笑的,整一个洋洋得意直男癌的既视感啊。

一个直男癌当了爸爸,恰好又有一儿一女,所以他的育儿终极目标就是,

把儿子培养成像他那样直男癌,而女儿要向他所期望的“传统”好女子靠拢。


没有一丝贬低的意思,但都2020年了,如果培养个人气质和艺术气质,还停留在欧洲贵族、好莱坞喝咖啡,是不是真的有点老土了啊。

看到这里我真的很尴尬,上次这样的尴尬产生好像是七八年前看电影《小时代》了。


这是郭老师在后记里面写给儿子的话。既然谈到了“贵族精神”,我也真心希望郭老师可以明白,贵族精神不必被“贵族”垄断,更不和“富”挂钩。

贵族精神的“贵”,是贵在于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可以尊重每个独立个体。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经历的一切并不是唯一标准答案。

贵族精神的“贵”,也是贵在于强大的社会担当,可以严于律己,明白自己一言一行对于大众产生的影响。

只要透过词汇表面这些内涵,发自内心地把自己当成人,把别人当成人,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独立意志、自由灵魂的“贵族精神”。


全本看完,我又再一次确认这本书的书名,《父亲的力量-爸爸,请这样爱我》,但三分之二都是无处安放的直男癌的自我标榜和吹嘘。

到此处,我真的不知道给什么表情了?‍♀️

3

咳咳~合上书, 还是要对得起我这花掉的12元和两小时。

下面有几点真诚发问。

1、如果这就是郭涛的个人价值观,我们还需要抨击吗?

我们当代的世界,需要允许多元价值的存在,当我在说“直男癌”时,我更加在意的是这样的价值观有没有强加于他人。

每个人都应该被允许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但最可怕的就是公众人物利用社会地位、力量的悬殊,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

可怕的不是“直男癌”价值观的存在,而是这样的价值观的“侵略性”。

当个人价值观变成了书籍出现,这就是“文化传播”,我坚决抵制“直男癌”价值观的入侵!


2、作序和推荐的明星们,你们真的看过这本书吗?

我也为一些绘本和育儿书写过序,做过推荐的。说实话,哪怕只是封面上写“大J力荐”这四个字,我都需要把整个电子稿读完。

而通常我会因此而拒绝了很多绘本或者书,因为我知道,有很大一部分朋友买书,除了看标题、看目录、就是看谁推荐和作序的。

书的封面赫然印了那么多我们熟悉的名人,我就想问问,你们真的看过全部内容吗?你们真的认可这些价值观,真心想要推荐吗?


3、这样一本带着浓烈个人色彩的书为啥要被包装成育儿书?

这本书非常主观,带着很强烈的个人符号,甚至可以说是“自恋”的。作为明星出书,如果这是一本自传,也许我并不会那么气愤。

明星分享一点自己的家事私事,喜欢郭涛的朋友们看看,了解他更多,本来就是个人选择。

但如果把这本书定位到“育儿书”,这就是在“误人子弟”。

书籍的定位会引导读者选购和阅读的动机,抱着“娱乐吃瓜”和抱着“学习”的目的,真的是天壤之别。

也许有人会说,读者要有自己鉴别力的啊。

但要知道,这本书聪明的地方就是,他是打了“爸爸育儿”这个定位,看看当当的评价,就会有不明所以的妈妈买给自己的丈夫甚至儿子看。

4、这本书2014年就出版了,如今再版,居心何在?

读完电子版,发现豆瓣最早的评价是四五年前的。再仔细查一下,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是2014年。


而这次所谓的新书,只不过是再版。而且更加意味深长的是,电子版的最开始,更新了下面这张剧照。

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吧,《父母爱情》这部剧这段时间很火,也很经典,里面郭涛扮演的江德福更是深入人心。

作为出版社,姑且不说对于书的内容的甄选,但当年的这些市场评价是不可能看不见。

而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再版,并且含糊其辞,说是新书,加了新的剧照,包装成了一本“郭涛之神秘教子书”,我就想问,居心何在?!

请不要拿“流量”入侵“书籍”!


这世界上,有很多事可以“无所谓”,但关于价值观这些根子上的事情,真的要有所谓。

如果这样的书可以被出版,那么我相信它肯定迎合了某些人甚至很多人的想法。

所以,我们就更需要努力发声!

记得去看今天的二条推送,就在今晚,我们的五周年线上生日会,和大家唠唠嗑,给大家送送礼!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