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
(ID: )” 2020-5-28朋友很郁闷,于是我安慰了他,“想开点,没必要拼那种顶级的学校,找个中等偏上的学校也行!”
朋友可能觉得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其实他哪知道,这种抽签之痛我也经历过,而且足足痛了三年之久!
陪朋友聊着天,我的思绪不禁被拉回了6年前!
Part.1 为憨憨择校
在我们硅谷,有一个学区特别好,里面的小学都不赖,评分都是900分以上的水准。但其中有一所小学尤其出色,它叫F小学,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是全加州排名第一的公立小学,评分高达999分!要知道满分才1000分而已。

下面这张表是这个学校的测评成绩单:

每个人都在说,好的起点就成功了一半,而F就是那个起点!
为了给儿子找这个起点,我的新家就特地租在了这所小学的附近,也就1.4公里的距离,走路都能到。


Part.2 第一次抽签
F的摇号规则是,首先申请者需要现在学区申请一所学校,然后再填写F的申请表,进入抽签。
美国小学是8月中下旬开学,开学前都可以打入学申请。我瞅着时间也充裕,于是6月份把家搬到了这个学区,第二天就去对口学校报名,当天下午就拿着报名表再去F申请抽签。
我兴冲冲地带着老婆儿子奔向那所梦想学校。

我悻悻地离开,一路上,老婆都在批评我“拖拖拖”,早半年报名不就有希望了!
我向老婆大人做了深刻的检讨,“下不为例,明年一定拿下!”
Part.3 第二次抽签
有一篇“如何录取加州第一小学”的攻略告诉我,这个学校在抽签之前,一定要先去参加一个“校园参观日”,这是你被录取的前提!
于是我早早预订了校园参观日的门票!
到了参观日那天,我提前10分钟就赶到了学校,可是整个学校停车场却听得满当当的,连一个缝隙都没给我留。

不过我还是幸运的,因为我后面来的家长因为迟到时间超过了10分钟,已经被拒绝入内了,在门口苦苦哀求也没用,只能等明年……
因为几分钟的迟到,耽误了一年的准备,想想也是好心酸!
一进大厅,黑压压的一片,我有一种走错国家的错觉!
因为这里绝大多数都是印度人,参观的家长是印度人,负责接待的学生也是印度孩子。


我的天!我暗暗心惊,心里默默算了一下比例,大概6~10%的录取率,这真得回去烧高香才行!
很快,过了一段时间,摇号结果出炉,果然我没有那份好运。
我是坚守到凌晨才得到这个结果的,得到那个结果的夜里,我失眠了,辗转反侧睡不着,不晓得该怎么面对老婆的期许。
我爬起床,默默地编辑了一条短信发给老婆:


在94%都是印度孩子的学校里抢一个入学名额,你老公我真的很不容易!?
Part.4 第三次抽签
尽管学校的印度人多,华人偏少,美国人几乎就没有,但“全加州第一小学”的金字招牌放在那,进去就能躺赢,这样的诱惑任谁都不免动心!
这一次在抽签前,我特地嘱咐老婆,这几天我要戒荤戒色,斋戒三日,还要沐浴更衣!
无他,就是为了向佛祖表现我的诚意!

我,“啥规定?”
朋友,“就是学生的兄弟姐妹有优先录取权!”
我,“啥意思?”
朋友,“也就是说,如果你家有个娃在学校里,那么兄弟姐妹也能被录取!”
我,“学校的印度学生那么多,印度家庭一生就3、4个,那剩下来的名额还能有多少……啊!啊!啊!”
最后的结果,这次抽签我还是没能录取!
不过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都说好的起点就成功了一半,而有个好哥哥姐姐,就是那个成功的起点!
Part.5 抽签失败的感悟
我以为我很对不起儿子,因为我没能给他最好的学校。可是我却发现憨憨对此很不在意,他对我说,“Dad,我不想换学校,我在现在的学校很快乐!”
我突然发现,憨憨现在所在的那所,我原来左看右看都横竖不顺眼的学校,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它的评分是940,虽然比那所顶尖的小学足足差了59分,但是它却有自己的优点。
这所学校的人种比例更均衡,有华人、有印度人、有美国人、有日本、韩国、越南人,族裔分配更加合理,孩子在这里上学不会有因为族裔而带来的孤独感。
更重要的是,F小学的学习强度非常的高,那里的尖子生很多,竞争压力很大。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在那种环境下会比较压抑,甚至会因为被打击多了而迷失自己。
而憨憨现在的学校压力没有那么大,活动很多,孩子们学的都很开心,也都特别有自信,对于低龄学生来说,发掘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信心,是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我没能帮儿子摇上最好的名校,而是退而求其次上了一所中等偏上的学校,但却在憨憨的身上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那种发自内心的自信,这真是我的意外之喜。
有的孩子能力强,需要到更大压力的环境下接受挑战;有的孩子心理承受力一般,需要一个更温和的环境下感受温暖;有的孩子有学科之外的特长,需要学校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场所和发挥舞台。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适应他们的环境也都各不相同!
所以,如果没能摇上心仪的学校也没关系,人生永远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有时候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但其实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论在哪所学校,学校和老师永远只是外因,最关键的还是要发掘孩子内在学习动力。孩子如果厌学,扔到再好的学校也无济于事;而如果他们想学、认真学,无论在什么学校都能学出好成绩。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能抽中好学校无需惆怅,好好花心思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这才是他们成才的唯一途径!
憨爸: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