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转载自 “
(ID: )” 2020-5-28作者:安柏
1
海淀重点小学学的东西,有时能让我吃上小小一惊。
比如说,昨天晚上花生早早地做完了作业,说想看电影,让我推荐一部。我说看《肖申克的救赎》吧,非常棒的片子。
没想到花生却说:“我小学就看过了。”
我吃了一惊:“啊,小学你在家看的啊?”
“英语课看的。”
“这,全看完了吗?还是看了片段?”其实,等到现在才推荐给花生,主要觉得开头监狱那段有点少儿不宜。
“全看完了,分了三次。”
好吧,海淀小学的教学尺度原来这么大。
除了英语课会经常给学生看点原版片、学点英语流行歌以外,思想品德课也是个宝藏,别看这堂课名字有点土,其实什么都教。
比如说思维导图、社交及早恋、还有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教了四象限,要知道这可是我北大上管理学课才教的内容呀。
时间“四象限”法,是美国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或生活事项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分为四个“象限”:
1. 既重要又紧急
2. 重要但不紧急
3. 不重要却紧急
4. 既不重要也不紧急
2
我先从成年人角度说说如何利用这个四象限表。
1.把你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项归类
重要而紧急的事情:
比如说家人生病、孩子大考。
如果生活里充满重要而紧急的事情,造成的结果就是压力山大。
重要但不紧急的:
健身、和好友联系、阅读、个人进修。
不重要但紧急的:
比如说外地的远亲到访、家里电器坏掉、亲戚或朋友电话等等。
如果这些事情饱和了,那么你会很忙碌但盲目。
不重要且不紧急的:
比如看手机、玩游戏、看无聊的电视节目。
如果这些事情在你生活中占不小比例,那么你的生活很容易陷入空虚和无聊。
2. 计算每个象限自己花的时间
让我们来看看普通人和高效人士每天时间分配的对比图:
你会发现,普通人和高效能人士最大的差别在第二象限(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和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的事)。
高效人士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花费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而普通人在不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上花费了大部分时间。
不少人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往往先安排做紧急的事,而不是重要的事,也就是每天都在救火。
很多重要的事情,往往不那么紧急,包括陪伴家人、订立目标和计划、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身体。
如果经常疏忽重要不紧急的事件,生活里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紧急事件,大大打乱你的时间安排,比如:自己或家人生病,和家人关系出了问题,工作出现方向性错误,有了好机会却没有相应的知识或技能储备……
3. 重新规划,少做不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多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我们需要进行以下的思考:
我们要做的是:减少不重要而紧急的事情,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到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去。
在科学的时间管理下,分配给各个象限分配的时间应该是这样的:
3
这个原则孩子使用起来也是一样的,我把中小学生每天做的事也按四象限法归了类:
牛娃都会记住要事优先,做事情一般会按照以下这个顺序,这也是牛娃效率高、容易出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间管理四象限,对于学龄前的娃稍微有点复杂,有没有适合他们的时间管理法则呢?
我在《牛娃的时间管理秘诀,我帮你整理出好用的四招》提过的一个方法,把四象限简化成了两大类——Need需要做的和want 想要做的。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采用以下步骤管理时间和日程:
1.先列出一天的任务清单;
2.把任务清单里的任务分为必须做的和想要做的;
3.重要性排序,把必须做的排在想要做的前面;
4.计算时间,合理安排一天日程。
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一点:
不要全安排必须做的事,也要安排点孩子想要做的事。孩子想要做的事虽然不紧急但是也很重要,因为有盼头才能有动力。
而且,这样也会让孩子更有效率,抓紧时间去完成必须的事。
就好比昨天晚上,花生为了能看部电影,很快就高质量地完成了作业。
有这样一个谜语:
世界上有一个奇怪的银行,它给每个人都开了个账户,每天都往大家的账户上存入同样数目的资金,令你当天用完,不准把余额记账。不准预支和超支。如果用不完第二天就自行作废。请问,这个银行每天给我们存入的到底是什么?
谜底是:时间。
时间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源/资产,不管对我们还是对孩子,都是如此。
有了时间,才有了其他一切。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