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场暴乱中,不敢出门的我,等来了美国学校发来的这封信

本文来转载自 “美国小学的日常(ID: usazhaolaoshi)” 2020-6-8

作者:小媛老师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刚刚在疫情阴霾中看到一线曙光的美国,又在经历着种族主义的考验。过去的一周里,“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这场热潮又一次席卷了整个美国,这也是美国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街头群众运动。


而这一切的起源,就是两个星期前传出的一段视频:5月25日这一天,是美国的“国殇日”,本来是一个宁静的初夏假日,可是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一名非洲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在因为假钞被警察逮捕之后,却被警察用膝盖压住脖子在地上长达八分多钟而丧命。


当乔治.弗洛伊德被按在地上,痛苦不堪地直呼“I can’t breath”(我无法呼吸)和“妈妈”时,压在上面的白人警察竟然是一脸的无动于衷,看到这我不禁愤慨:为何有人能如此冷血!


在风起云涌的示威活动中,出现了过激的“打砸抢”行为,又在给民众带来了更大的“二次伤害”。几天前,我工作学区的学区总监(superintendent)给全体师生和家长发来了一封信,信中写到:“作为一名黑人学区总监、一名黑人父亲和教育者,他对这次事件和国家仍在遭遇的”偏见”,表示深深的遗憾和痛心”。

但与此同时,学区总监也呼吁整个社区以和平的方式对待这次“种族主义事件”。作为教育者们,我们要继续给孩子传递“种族平等”、”消除偏见“的概念,给孩子们的心中从小种下平等和宽容的种子。

一直在美国公立学校教书,每天我都能接触到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因为美国的学校,不会拒绝任何一个族裔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教育的权利。当然了,这些孩子们的戏,一点也不比我们成年人少!

我去年带过一个班,这应该是我教书以年来最难带的一个班了吧。班上有个非裔小男孩,调皮捣蛋出了名,常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甚至家长也会发邮件给我,说他今天又怎么样我家孩子了。而他的妈妈却很强硬,发信给校长为自己的儿子声张,在她眼中这是对自己儿子的“偏见与歧视”!

这个小男孩确实有着严重的“行为问题”,但是我却不希望孩子们因为他的肤色而故意孤立他,或者因为他过去的行为而对他产生偏见。于是我开始借用很多美国老师的方法,给孩子们上了这样的一堂课,希望为孩子在心中种下这颗接纳和平等的种子。

相似,远远大于不同

首先,我找到这样一本绘本《Color of us》。绘本的主人公是个小姑娘,名叫蕾娜(Lena),她有着棕色的皮肤。

当她要用棕色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的时候,蕾娜的妈妈却要带着她去邻居之间看一看。可是为什么妈妈说,棕色也可以用各种颜色调出来呢?蕾娜似乎有些不明白。

在她们的邻居里面,有皮肤像巧克力一样颜色的孩子:

也有白皮肤,黄皮肤和红棕色皮肤的人们:

原来,妈妈是想告诉蕾娜,不同的皮肤颜色,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不同,都可以用几种原色给调配出来。这样说来我们肤色之间的相似性,远远大于看上去的不同。

最后,蕾娜不但完成了自己的画像,也画出了邻居之间每一个人的样子!


因为不同,所以美好

接着,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中的圆圈图,来给孩子们归纳下皮肤(Skin)的特点。我们的皮肤是一个器官,有毛孔,人类和动物都有皮肤,可能会被晒伤,而且都有着不同的颜色。

例如,书中很多时候,都用食物来打比方介绍不同的肤色。这里写到:“Sonia的皮肤是浅黄棕色的”,“就像香滑的花生酱一样,是我最喜欢的!” 这样的比喻,让孩子感受到不同肤色的美好。

接着,我们让孩子们用不同的食物描述自己的肤色,我们的肤色就像…老师给出各种不同的食物,用来描述自己的肤色。这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肤色就像不同的美食一样,各有各的味道,因为不同,所以才美好。

美丽无关肤色

既然是关于肤色,那不如用颜料来调色,美国老师让学生们用颜料调出不同的颜色。这个活动同时也是和艺术的结合,教给孩子配色的原理。

我们用白色和咖啡色的颜料,调出不同深度的肤色,然后用这些颜料来画一幅幅的画像:

完成之后这些可爱的画作,是不是让你觉得很暖心?虽然我们的肤色不同,可是每个孩子都很美丽,因为美丽无关肤色。

写到这里,想到自己初到美国时,每每听到关于各种关于“黑人区”的传言,也不免对非裔美国人有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当做了教师这份工作后,我才发现,原来那些非裔家长里,也有很多即使家境贫寒,却一样希望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从而摆脱上一代的命运;也有不少非裔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起来,一点不逊色于我们亚裔“虎妈们”。也感谢教师这份工作,带给我一个接触不同族裔人群的机会,从而让我的心态变得更加理解与包容。

最后,我想给大家分享一张今天刚刚看到的图片,图片上有着一只熊猫的自白:打败种族主义,就像我们熊猫一样,我既有黑色,也有白色,也是一只亚裔宝宝!真是巧妙的暗喻。


在这个乱世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明白,即使人群之间有着层层鸿沟,但我们之间能找到的相似远远大于不同。接受不同,才能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偏见的根源,不是我们的肤色,而是人们带着的有色眼镜。

点个”在看“,期待世界再也没有偏见,没有种族主义!

作者小媛老师为美国公立小学老师,丰富美国课堂教学经验,创办公众号“美国小学的日常”(ID: usazhaolaoshi),欢迎大家关注!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