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转载自 “
(ID: )” 2020-9-7作者:诞姐
1
每到一年开学季,就跟新年一样,我们总是信心满满,习惯于给自己或孩子立各种flag,其中不乏是:
今年要进全班前十;
今年要语数外门门三百;
今年要保持第一;
……
诸如此类。
这样的flag立意当然是好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达到呢?
这两天,马云在云谷学校的开学演讲火遍全网,里面有很多马云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
先不说别的,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特别适合在当下这个时代,每一位家长都去认真思考:
“
如何看名次,比赛一定有第一名,也有最后一名。
我们不担心孩子考不好考试,而是担心我们孩子变得害怕考试。
我们不怕孩子知识不够,而是怕孩子没有学习的欲望。
今天有多少孩子有学习的欲望,你们家孩子有吗?
”
2
“过于怕输,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已经成为目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不只是马云看到了,北京十一学校(这个学校我们之前分享过,可以点这里阅读)校长李希贵曾经也说过:
“
为什么有些孩子跳楼?就是他经受挫折后,他觉得就完了,觉得就一败涂地了。所以我们要教孩子学会输。
”
而李校长说,要教会孩子输,“光靠说教告诉孩子失败没什么,是不行的。只有他在一次次失败中,你带他去寻找,是不是还有一线亮光,是不是就可以走出来了。走出三次后,他就知道挫折后有光明,就没有更大的人生风险。”
所以,想要教会孩子输,家长要先学会输,也就是说家长要有对失败的预期管理,以及当失败真正来临时的复盘与迭代方案。
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家长的教育中,存在一个很离谱的循环:
孩子小时候要么不管不顾,要么完全没有科学常识的灌输“知识”,压根没有搞清楚学龄前最重要的是培养习惯,是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兴趣,感受心流;
上学之后发现孩子学习习惯根本没养成,于是突然变成鸡娃狂魔;
在鸡娃狂魔的路上眼睛只盯着最优秀的孩子,看着孩子一次次的比不过人家,就越看越来气;
自己无法接受孩子的任何失败,除了羞辱打骂别无其他;
最后,孩子也惧怕失败,眼神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这整个过程中,既没有预期管理,也没有失败来临时的理性复盘与分析,家长自身就没有面对失败的正确态度,那么,把不敢输的心态传递给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3
只有家长对输的态度发生变化,才能真正懂得成功的含义。
我们必须要清楚:成功不是尽力规避失败而出来的,恰恰是不停的试错才成就的。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案例,联合利华公司曾经用一种传统的方式生产洗衣粉,在生产过程中,喷嘴是个大麻烦,因为老是堵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请来一个专家团队,这些人列出各种复杂的公式,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设计出了一款新的喷嘴。
结果新的喷嘴仍然会堵塞,并没有解决问题。
后来,联合利华公司向一些生物学家求助,生物学家并不懂什么流体力学,但他们的解决方案却简单粗暴,干嘛要花那么大力气去研究复杂的公式呢,直接试呗。
他们先选用了10个喷嘴,对每一个喷嘴都进行了微小的改动,然后找到产出效率最大的喷嘴,再对它进行了10种微小的改动,一次一次测试,这个过程重复了45次,一共测试了450种喷嘴,最终找到了最适合的喷嘴型号,成功解决了堵塞的问题。
这件事情背后其实体现的是两种面对失败的态度:
一种是通过设计,极力地避免失败,期望一次性成功。
还有一种是通过试验,就是把失败当作成功的垫脚石,把失败当作改进方案的必要过程,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推进设想,这样反而会取得更快的进展。
不只是联合利华经历过这个过程,黑科技戴森大家都知道吧?从吹风机,到吸尘器,每出一个新品就是爆款,关键还卖的巨贵。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戴森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说:在发明真空吸尘器之前,我一共做过5127个失败的模型。
李希贵校长分享过十一学校的另外一个故事:
在十一学校,有一个学生创业的基地——松林书苑,这里会不断挂出“重新开业”的牌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公司“死了”,“死了”后重新开张。
十一学校有200多个社团,但校长和老师都搞不懂究竟是多少个,因为今天建了两个,明天垮了三个。
有人就跟校长建议,你能不能派老师专门辅导下,让他们别垮了。
这个建议被李希贵拒绝了,在他看来,一旦老师介入,学生很多东西就得按老师想法做了。而且他说孩子的社团在学校都垮过一次,办个社团3个月、半年的,然后垮了,多好!人生重要的财富!比到社会上办公司垮了的成本低多了。
这其实就是试错的体现。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敢试错,而是家长不敢试错。
小宝宝第一次拿勺子吃饭,多少家长输不起?怕他们弄到地上,弄到衣服上,所以一手包办;
孩子想自己穿衣服,多少家长输不起?怕他们穿半个小时,或者穿反了,又是一手包办;
再到孩子收拾玩具,多少家长输不起?嫌他们收拾的乱七八糟,继续一手包办;
再到孩子写作业,一直在旁边看着,孩子一有停顿下来思考,或者写错,家长就坐不住了,一顿开骂;
再到孩子在学校考试没考好,其实考试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哪里的知识没有掌握清楚,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而现在,因为家长的训斥,孩子考试没考好第一个想到的是怎么躲过父母的责骂,而不是怎样提高没学好的地方。
在这个系统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大概率是两种,一种是压制了内心探索的欲望,畏畏缩缩,不敢尝试不敢失败;一种是刻意的叛逆和捣蛋,假装对一切都无所谓,不愿意自己为自己负责。
所以,今年的开学季,不妨试着给自己立一个这样的flag:
学会正确的理解和对待输,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犯错试错的空间。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帝呱呱星球(ID:diguaguaxingqiu)。这里汇聚了传说中的海淀、西城、顺义妈妈,我们因为工作与地域的关系,能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跟大家分享帝都妈妈的育儿新认知和京城新生活。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