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
(ID: )” 2020-9-8看点 PBL一直被视为改革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但是,只有真正符合学习本义、符合认知科学的PBL,才是正确方向。本文作者研究了国内外数百个PBL案例后发现,我们现有的“项目化学习”往往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够真实,与传统的知识学习路径无异。作者认为,项目化学习应该尝试解决真实的问题,对现实世界产生真实的影响。帮助学生在参与、理解、联系真实世界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才是PBL的魅力所在。
文丨郑钢
项目化学习正在国内外教育界掀起一阵阵浪潮,它进入很多校园和课堂,被视为改变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未来教育的趋势。
项目化学习之所以被关注、议论或实践,是因为它符合学习即研究的本义,符合认知科学的理论,也是人们对于人才标准的理解和体现,是对社会转型给教育带来挑战的回应。
我们的“项目化学习”缺了什么?
无论是趋之若鹜、亦步亦趋,还是形神兼备、鲜活生动,我们正在见证越来越多项目化学习的诞生。
要实践项目化学习容易,然而要实践真正的项目化学习着实不易,我们要问的是,我们是否已经做好真正的准备?
要真正做好项目化学习,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巨大的挑战。
我们的理念和角色是否与项目化本质真正契合?
项目化学习中学习是否真实发生?
指向关键能力和品格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项目化学习在我们的课程图谱和成长道路上是否不可或缺?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项目化学习的主题:
一亭一廊话建筑
水主题项目化学习
植物艺术家
如何让社区中消失的蜜蜂回来
让我、家庭、社区一起走进健康
为历史博物馆设计一条线路
从这些主题的名称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导向,一种是课本知识导向,还有一种是现实问题导向。
前三者显然是以知识学习习得或动手实践为主要导向,学生在此类项目化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信息和知识,或者动手实践。成果通常拼凑成一个知识或者技能的“大拼盘”。
这类项目属于不真实的“甜点项目”,涉及学生在学校里通常会做的作业:写一篇文章,制作一张海报或模型,写一篇读书报告,或者就他们所研究的主题做一个PowerPoint演示。
学生的作品没有公开的观众,除了老师\同学,没有人真正使用他们创造的东西。他们所做的工作也不是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做的。
后面的三个呢?
把附近消失的蜜蜂找回来,在社区里推进健康事业,设计一条独特的博物馆参观路线,它们完全与学生的现实世界或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或者改造社区以及世界。
在这一类项目中,学生们从事的学习是真实的,或对现实世界有影响,或在现实世界中应用。
从一项发明的原型设计,为一个企业集思广益,倡导一项行动,关键是这些项目是学生自己的,他们知道项目解决的是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是世界上其他人面临的问题。
即使是虚构、幻想的场景,它仍然维持着一个真实、现实的学习基础,任务由此而生。学生采取行动改造环境和社区,为他人服务,创造一个可以展示或分发的实物制品,或者在各种媒体上表达他们对某个主题的想法,说服他人,传递观点。
笔者研究了国内外数百个项目化学习案例,惊讶地发现我们绝大多数的项目化学习,是以知识或者技能培养为起点设计的,学习的闭环是以知识学习开始,知识学习为结束,与传统知识学习路径并无差异。
而国外的很多案例是从个人、学校、社区,甚至国家和全世界的问题为起点的,最终是以解决问题结束的。
说起美国HTH高科技高中,大家毫不陌生,在他们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学校实施最为成熟的项目,有120个左右。
这些主题包括:
如何治愈社区伤痕和冲突;
社区的无家可归者们;
如何繁殖拯救城市海岸珊瑚礁;
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家”;
世界上同龄人在干什么;
镜头下的动物——生存或灭亡;
我们的社区,我们的故事;
为国家历史博物馆设计一条线路
原住民生存智慧在今天的意义、
如何基于残疾儿童的需求设计一个玩具;
如何制造深受顾客欢迎的肥皂,等等。
仅仅看看这些标题,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真实感”和“意义感”扑面而来,几乎所有的项目始终围绕真实的生活世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挑战、需求、问题或担忧,其中许多问题甚至是联合国大会级别所讨论和商议的“大问题”。
项目化学习因为能反映发生在学校以外的世界思考、决策和行动,这就是它们真实的原因。
这样的设计恰恰也是我们所看到的项目化所欠缺的。
“真实”是项目化学习的基石
项目化学习的发端并不是发生在最近的事,然而它的兴起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
众多的研究者正在不遗余力地试图洞悉和觉察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纷纷提出项目化学习的要素、模型或关键,贯穿这些定义的一个共同点,始终是真实世界的连接或真实性的元素。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BIE)将项目学习(PBL)定义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和应对真实、有趣、复杂的问题、主题或挑战,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著名的“项目化学习黄金七要素”,其中一个要素是“真实性”,巴克研究所将“真实”理解为“涉及现实世界的背景、任务和工具、质量标准或影响,或者该项目涉及学生生活中的个人关注点、兴趣点和问题。”
真实学习的概念,更像是一种哲学,是课程设计的一种模式,而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是为了获取学习和应用之间的突破,跨越理论和实践间的鸿沟。
项目化学习里的“真实”包含很多层意思,如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习真实发生,制作真实的产品、面向真实的公众。
然而,最重要的,也是最为核心的是,让学习与真实的环境保持一致,这种环境使学习目标与现实世界的任务、内容和背景相一致。
John Larmer、John R.Mergendoller和Suzie Boss所著的《为项目化学习设定标准》一书中,对真实性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1. 满足了现实世界的需要,或者专注于当地的问题,对学校以外的世界产生真正的影响。
例如:
设计一个新的学校花园或操场;
在附近公园里设计一个新的儿童游戏区;
为年轻人创建一个关于他们喜欢的图书网站;
编写一份指南,并制作播客,让游客参观他们所在地方的历史遗迹;
担任一家甜品店的顾问,就如何增加对年轻人的销售提出建议。
2. 关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或话题,或者说是成年人面临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或话题直接向学生打开了世界的大门,而不是局限学生在课堂中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个人关心、兴趣或问题,引导学生确定主题,开展探究和学习。
例如:
探讨我们如何交朋友和失去朋友;
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当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学校里的餐余事物;
组成特别小组,研究气候变化对社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建议可以采取的行动。
3.建立一个真实的场景或模拟、虚构的场景。
例如:
扮演建筑师的角色,他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容纳最多人的剧院,考虑到可用土地、成本、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限制;
成为联合国顾问的角色,为贫困国家提供帮助制定方案或者采取行动;
充当航空发射公司人员,提出新的太空探索项目,竞争宇航局的资金;
还有类似模型联合国、模拟试验、关于广岛原子弹的辩论等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场景。
4.包括成人在实际环境中使用的工具、任务、标准或流程,以及工作场所的专业人士使用的工具、任务、标准或流程。
例如:
如研究滑板的学生使用科学家所用科学方法和工具测试各种表面的速度;
研究社区历史和文化的学生收集各阶段的资料,并提出观点和证据;
研究病菌是如何传播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数据,录制视频访谈,并使用在线编辑工具来组织他们的演讲和专业小册子,开展宣传或推广。
学生们在项目过程中,像“科学家”、“历史学家”“数学家”“文化考察者”一样思考、工作和实践。这样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体验,允许学生在现实世界中达到应用、立竿见影的目的。
一个项目可以有四种方式是真实的,也可以融合其中一些到一个项目中。生活的本质是水乳交融,自然本真。
我们为什么需要“真实”
100年前,蒙台梭利博士有个实践,把一个农场交给学生,让他们完全靠自己经营和管理农场。
她认为这将给青少年一种使命感和意义感,从而为他们提供“价值观”,激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学习的动力,这也有助于他们学习经济独立。
这是一百多年真实的项目化学习。
今天,HTH高科技高中的学生正在进行“重新定义城市农场”项目,学生们批判性地考虑人类在有限空间内有效生产粮食和净化水方面的潜力。
今天的学生和一百年的学生都在研究农场,然而研究的问题却大相径庭。
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也在发生变化。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挑战、需求、问题或担忧”是真实的项目化学习关键所在,这也是项目化学习的魅力所在。
更何况,21世纪的发展和环境危机前所未有,很多地区政治和文化撕裂,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持续枯竭,极端气候频发,我们更需要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参与和塑造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传统课堂教学的问题通常是围绕知识的记忆、复述和理解展开,问题通常是虚构的、以线性的状态发展的。
现实世界中真实的问题是复杂的,所存在的问题很少是通过一条通向单一结果的单一路径来解决。复杂的问题通常涉及到确定和解决一系列较小的问题,如同树叶一样,主叶脉上由许多小的叶脉组成。
从生活世界出发的真实问题,有多个“正确”的结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比虚构的问题更丰富、更多层面,而且更吸引人,对于学生的挑战更大。
学习者面临的挑战越大,越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思维,支持更深入的学习。
在解决挑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设想、方案和行为,设计解决方案,建立原型,创建模型,提出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负责任地判断和决策,并用知识和理解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和挑战。
在这种环境中,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协作和创造力是高度重视的技能。它们恰恰是学生在迎接未来世界挑战时所必须的。
因而,与其说学生是在学习,还不如说他们正在为进入成人世界和工作场所做好准备。
为什么与现实世界联系很重要?知识不能孤立地茁壮成长!事实上,知识只有在应用到课堂外的概念时,才对学生有用或有意义。
因为项目化学习是真实的和动态的,学生需要利用过去的知识领域来理解和构建新的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关键知识、技能和理解……
在真实的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孩子从中学习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学习中,将多少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世界,解决真实的问题。
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是对人类和社会的责任以及悲悯之心,还有那些走出校园永远不会遗忘和消失的能力。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真实的项目化学习,折射的是教育的本质,将学生的视线不断引到校外,极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在现实世界中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面向未来挑战的关键能力。
参考资料:
为项目化学习设定标准
John Larmer、John R.Mergendoller和Suzie Boss
浅谈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中学校的成功原因 郑钢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