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转载自 “
(ID: )” 2020-9-9作者: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是唱着什么歌把娃送进幼儿园的。没错!“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那轻盈的仿佛踩了风火轮的小步伐,真不像把娃送进了幼儿园,倒像是送进了大学。从此你我母子二人,相忘于江湖,再无瓜葛,我也管不着你的吃喝拉撒,你也碍不着我的风花雪月。
每天接回来,母慈子孝的玩上一会,在母爱要崩盘的瞬间,快马加鞭的塞进幼儿园。等再接出来的时候,母爱值已经回归到顶峰,人生又如初见,你侬我侬。循环往复,实现人生的大和谐。
虽然,把娃送进去的道路且长且阻,揪心添堵,但咬咬牙,总会等到老天的眷顾。
结果,三个月过去了,你猜生活啪啪的大巴掌又教会了我什么人生道理?
第一,解放遥遥无期。
第二,老母,注定命苦。
吃喝拉撒是不用管了。当然,可能是我比较心大。如果你是个爱操心的老母,大概要从今天吃了么,吃了多少,有没有挑食,是自己吃的么,喝水了没,没喝够会不会跟老师要,水温大概多少呢,纠结到有没有尿裤子,老师会不会帮换,拉不出屎怎么办,中午睡着了么,踢没踢被子。
别说解脱了,二胎的幻觉都被激发了。
可就算我逃过了吃喝拉撒,总还是逃不过更高级的问题,比如交友问题。万万没想到,这届老母已经进化到了如此程度,小儿未满三岁,就要为交友问题掏心挖肺。
事情源自于安德鲁羞涩内敛的个性,别看平时在家对姥爷吆五喝六的,出了门就怂成一团,刚到幼儿园更是玩起了自闭,其他小朋友欢歌笑语,他在小角落暗自垂泪,让人心疼的想报警。
他们班的小朋友又以热情奔放的居多,过了一段时间,居然出现了别的小朋友在后面边叫边追,“我跟你玩啊,我跟你玩啊!”,他在前面逃命似的跑,“我不要,我不要!”,整个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老母我自然每天眉头深锁苦思冥想,翻查资料多维度尝试。见缝插针的灌输绘本,从“你看,交了朋友能一起做这么多有趣的事”,试图用美好的结果唤醒原始欲望;到“交朋友很简单的,你只需要这么这么做”,加强理论学习巩固方法论;又到“想自己玩也没关系,等你准备好了再去交朋友吧”,表达对怂包的理解,爱的教育家又特么上线了。
甚至连自己不成熟的交友经验都被翻了出来,经过一番添油加醋,企图引发共鸣。
最后的结果之前已经讲过了,经过与老师共谋,安排了一个略羞涩的女生跟他结对子,慢慢敞开心胸,融入集体。当然,这美好的结果,跟我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也是分不开的(一定要往自己脸上贴金)。
你是不是想说,解决完不就解脱了么?又那义务了吧。听一个大班家长说,最近正在思索一个深沉的哲学问题,“自家儿子总是跟一群女生玩,到底说明了什么”,嗯,一个未来的心理学新星又冉冉升起了。
操心倒是小事情,毕竟这是老母躲不掉的宿命,但是爱生病真是杀我个措手不及。
前两天,安德鲁又倒下了。这次倒的十分匪夷所思,连个“321,妈,我要不行了啊”的招呼都不打,直接烧到39度。
高烧也就算了,精神状态还特别好,像个火烧猴一般上蹿下跳。我心想这孩子怕不是烧坏了脑子,病都不知道蔫吧了,急的我像逮妖怪一样把他拎到了医院。
医生听了听肺部,没毛病;看了看血样,基本正常;再瞅了瞅嗓子,当即拍板,“你们看,全是疱,疱疹性咽颊炎!”。我和他爹异口同声发出无知的“啊?”,双双把脑袋凑到儿子的血盆大口之前,认真观察起疱的数量性状颜色,求知若渴。
自从上了幼儿园,每个月都解锁新疾病,让我们在儿科医生的道路上实现了大跃进;从前生个病还试图回顾一下病因,如今也懒得想了,嫌疑犯太多,福尔摩斯在世也束手无策。
两周前,才平息了一场拉肚子;一个月前,还殊死搏斗了感冒加喉炎。三个月三场病,别的不说,单单养病旷工烧掉的学费,就让一个包包英勇牺牲了。
我心里盘算着,莫不是体格弱,抵抗力差?要不要报个体能班锤炼一下?后来冷静了一下,不行!不能用一个包的牺牲去换另一个包的牺牲。于是,发帖咨询网友,大家纷纷表示:
— 三个月三场病,很少了伐,人要知足。
— 上了五天,住院半个月;又上了四天,住院一个月;我骄傲了么?
— 一个班36个娃,上了三周请假了28个,请问还剩几个?
作为中年妇女就有这点好处,当你觉得自己娃不错的时候,去看看别人家娃,你就冷静了;当你觉得自己娃不咋地的时候,也去看看别人家娃,你又被治愈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从枪林弹雨中挺过来的妈给出了宝贵经验:
— 回家洗手,回家洗手,回家洗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同样重要的事情也说三遍
— 半年之后,会好很多,挺住!
至少有了解放的期限,眼前又充满了光明。
但你绝对想不到的是,我娃上幼儿园之后,让我觉得浑身扭扭捏捏,手足无措,与幻想中的自由飞翔相差甚远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与老师聊天!
别看我在文章里小嘴叭叭的,现实中我眼中的自己可是黑寡妇,惊奇队长之类的狠角色(我承认是我想多了)。最直接的表现是,大妈都不屑来指点我育儿技巧,大概是嫌我脸臭,导致我的尬聊能力迟迟没有长进。
可是,老师是什么人啊,是我和儿子的窗口啊!当我凭借老师区区几张图片无法拼凑完整故事的时候,我要呼唤老师;当我有理由怀疑儿子没有正常吃喝拉撒的时候,也要呼唤老师;当儿子信口胡诌而我忍不住要挖掘真相的时候,又要呼唤老师。
于是,我端着手机,惴惴不安字斟句酌。是不是应该先寒暄一下?太做作了吧!难道要马屁一番?开不了口啊!
好不容易打出一段字,哎呀,会不会问得太多,显得自己很鸡婆,今天群里的那个妈问东问西的,我都觉得很烦,老师要是烦了,会不会对儿子态度不好,不行不行。
又写了一段,啧,要求是不是提的太硬,老师肯定有自己的方法,哪用得着我指手画脚的,还是得再委婉一点。
终于发出去了,等回复时候那个小鹿乱撞,收到回复后那个喜笑颜开。
感谢幼儿园,焕发了已婚已育妇女情感的第二春。你看那心神不宁的小模样,多像个刚恋爱的少女!
三十岁高龄,背古诗学奥数读英语练轮滑都算得了什么!为了孩子,克服心理障碍,把一个冷淡的人逼的热情似火了,社恐患者都磨炼成公关达人了,这才是当妈真正的实力。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你们想啊,要是群里的妈都混熟了,报团取暖,携手共鸡,一次安利出十个补习班,一晚上就能让一年的工资灰飞烟灭。
还解脱什么解脱,快滚去赚钱吧!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