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率6年来首度回升,过半新生不爱TikTok…学霸们考进哈佛的秘密找到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2020-9-10

看点 每年9月,哈佛大学都会就学生构成、学术背景与生活习惯三个方面,对新生做一次调查,今年是外滩君第6年整理发布该报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哈佛的录取率是6年来首度回升,学生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样态。但同时,他们也有着许多共性:学习效率高、拓展活动多、不沉迷于网络… …这届新生还有哪些特点呢?一起跟外滩君看看吧!

文丨Luna

作为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录取率不仅低,而且还连年走低。但今年,哈佛大学的录取率达到了4.92%,一转连续五年的下降趋势。

近日,备受关注的“哈佛2024届新生调查”终于在《哈佛深红报》上发布。今年,有1083名新生参与了调查,占到新生总数的76%,达到了三年来的最高比例,使得调查结果更接近全体新生的真实情况。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报告依然由“学生构成”、“学业情况”与“生活习惯”三部分构成,对哈佛新生做了一个全景式呈现。不过,在今年的问卷中,新生们头一次回答了关于新冠疫情的经历。


今年的报告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 与往年相比,虽然新生仍然以白人为主,但是亚裔学生比例再创新高,黑人和非洲裔学生比例达到历史最高。

· 从今年新生选择的专业来看,最受欢迎前三是经济学、政治科学、计算机科学;超过1/3的新生对这三个专业表示感兴趣。

· 哈佛新生在高中时就成绩优异,学习动力主要来自自我驱动,且大学将会花更多时间来学习。

· 受疫情影响,有20%的新生选择推迟到明年入学。

什么样的学子能够得到哈佛的青睐?新生们都有什么样的背景和学习习惯?新冠疫情下,他们又将怎样开始新的读书生活?今年的报告中有哪些有意思的数据值得一看?跟随外滩君的脚步,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2024届新生背景画像

今年,哈佛的录取率达到了4.92%,与去年4.5%的录取率相比,有小幅上涨,也是六年来的第一次回升。

专家分析,今年录取率上升是申请人数下降导致的,今年的申请人数同比下降7%之多。

下面,就来看看今年新生中亚裔和国际生的情况。

1. 亚裔比例再创新高,国际生比例下降

今年的哈佛新生中,第一大生源依然是白人,人数接近半数(49.8%)。不过,第二大生源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的比例达到历史新高,为29.1%,比去年增加6个百分点。

去年,一直闹得沸沸扬扬的“哈佛歧视亚裔学生”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哈佛获得胜诉,被判无罪。不过,今年的录取结果却显示出,哈佛对亚裔学生更加欢迎的态度。

与此同时,黑人和非裔美国人的比例也达到了新的高度(15.8%)。

其他族裔的比例分别为:

西班牙裔/拉丁裔占13.4%

美洲印第安人或原住民占1.9%

南亚人占4.8%

太平洋岛民占0.5%

1.6%的学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族群

除了南亚人和太平洋岛民的比例略有回落,其他种族的比例都有所增加,可见哈佛在学生多元化方面给予了重视。

学生组成

从学生所处的地区来看,今年仅有10.8%的学生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与去年的14.5%相比,有了较大的回落。可以近似认为,今年国际生的比例较往年有所下降。

这也是自2018年该数据有统计记录以来,达到的最低值。


2. 校友子女比例有所下降

校友子女,即父母一方或双方曾在哈佛本科就读的学生。因为校友文化等原因,哈佛在录取时也会了解学生是否是校友子女,其录取比例也一直为外界所关注。

根据调查结果,今年新生的校友子女比例为12.4%,和去年的16.8%相比有所下降。相当于每8个新生中,就有一个是校友子女。

学生父母方为校友的比例

此外,调查还显示,在白人学生中,校友子女占17%,其比例远高于其他族裔:

亚洲人/亚裔为10.8%

黑人/非裔为8.4%

西班牙裔/拉丁裔为9.1%

可见,校友子女的身份在白人学生中,比在其它族裔时,吸引力更大。

最受欢迎的专业:
经济学、政治科学、计算机科学

1. 私校学生偏爱艺术人文,公立学生青睐科学

一直以来,哈佛新生都对社会科学、科学、工程和应用科学青睐有加。

与去年相比,今年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新生比例又更上一层楼,从去年的36.5%上升到39.1%。

而一直坐冷板凳的艺术与人文学科,今年的境况并无太大变化,仅有6.9%的学生计划在该领域学习,创下八年来最低记录。

学生的学科兴趣占比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中学背景影响着他们对于学科领域的兴趣。

尤其在艺术与人文学科方面,12.1%的私立学校毕业生表示有兴趣,这一比例几乎是公立学校毕业生的2倍。

而对于科学学科则相反,公立学校毕业生的兴趣远超私立学校毕业生。前者比例高达29.9%,后者仅有17.9%。

公立与私立学校学生各科占比
深蓝为私立,浅蓝为公立

2. 经济学继续领跑最受欢迎专业

更具体来看,今年哈佛最受欢迎专业的前三甲是:经济学(Economics)、政治科学(Government)、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选择它们的学生分别占比14%、10%、10%。

仅这三个专业就吸引了超过1/3的新生,无疑是哈佛的热门专业了。

此外,政治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还显示出了明显的性别差异。

选择政治科学的学生中,女性占比高达69.3%,男性占29.5%,女性人数大约是男性的2.3倍。

而计算机科学则是另一番情景,男性比例达到67.5%,女性比例为30.1%,男性人数是女性的2倍还多。

3. 多数人在高中学习微积分

与大学专业相对应的,哈佛新生在高中期间,普遍选修了相当难度的数学课程,且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学生的选择差别并不大。

总体来说,选修微积分BC的学生最多,占38.9%;其次是选修难度略低一些的微积分AB课程的,占29.9%。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学习难度同样很大的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Multivariable/Linear Algebra),占19.9%。

仅有不到6%的学生没有学习微积分。

学生微积分学习状况

学霸爱学习爱活动,
不爱网上社交

从学术成绩上看,今年的哈佛新生们继续了往年的强势。平均非加权GPA达到了3.95(满分4),和去年情况相当。

而今年新生平均参加了1.7次SAT考试,比去年的2次有所减少,不过依然取得了平均分1510分(满分1600分)的好成绩,只比去年的平均分少了13分。

除了学术成绩,新生们在拓展活动方面也有着傲人的经历。

1. 高中学习有规划,大学更有计划

从学习时间上来看,能够进入哈佛的新生们,并非单纯靠累计学习时间来精进学业。

多达28.2%的学生表示,他们在高中时每周的学习时间不到10小时,这一比例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30.3%的学生在高中每周学习11-19小时,比例略有上升。

仅有2.6%的学生表示,他们在高中时,每周的学习时间超过50小时。

哈佛学生高中学习时间占比

对于未来在哈佛大学的学习,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会花费比高中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37%的学生预期自己在大学每周学习20-29小时,29%的学生预期的每周学习时间为30-39小时。

学生对未来学习时间的预估

2. 拓展活动是高中的回忆

和以往一样,这一届新生的高中生活中,拓展活动是重要的一环。

其中,社区服务最受欢迎,高达81.3%的受访者参与其中。其他受欢迎的拓展活动还包括体育运动(61.7%)、学生会(40.2%),还有38.6%的学生参加过音乐社团或者乐队。

说到社团和俱乐部,有多达38%的学生表示自己曾担任过一个社团的主席,还有36.7%的学生在两个社团担任过主席,甚至还有16.2%的学生曾管理过四个社团。

此外,约有17%的学生表示自己曾是高中学生会主席,还有8.8%的学生担任过高中校报的主编一职。

学生高中时的活动

3. 遇冷的网络社交

和学生们对于学习和拓展活动的热情不同,大家对于网络社交平台反而比较高冷。

在社交网络渗透入生活的当下,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申请账号。即便是使用社交网络的学生,也展现出了很高的自制力。

就拿非常火热的短视频平台TikTok来说,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账号。


而社交领域的宠儿Facebook,在哈佛学生这里也同样遇冷,68.2%的学生表示自己每天使用时间在0-15分钟,这一比例已经连续五年不断上升。


疫情后的学习生活:

有质疑,也有坚守

新冠疫情是今年教育领域绕不开的话题,9月开学季如期而至,不论学校,还是老师,或是学生,都将在疫情的大环境下迎接改变和挑战。

哈佛也是如此,今年的新生调查也首次将疫情包括其中,看看新生们都有什么观点吧。

1. 延期入学学生人数远超往年

受疫情影响,今年哈佛的录取确认日期延期到了5月1日。最终,84%的学生接受了哈佛的橄榄枝,这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高比例。

在接受了offer的学生中,又有340名新生选择了间隔年,延期到明年入学,比例超过20%。

根据哈佛历年的报告,一般每年选择延期入学的学生人数在80~110人;今年340人的人数大大超越了往年,相信这一变化也和疫情情况、签证政策等问题有关。

2. 网课学期飘摇的国际生

刚过去不久的7月7日,哈佛大学今年的教学方式终于尘埃落定,采用全网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就在大家还抱着一丝希望,可以去美国上网课的时候,美国政府一纸禁令打碎了这个幻想——以全网课进行教学的大学的国际生将不能在美国境内上网课学习。

哈佛和麻省理工迅速做出反应,起诉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和美国国土安全部(DHS),认为其决策是“不可能、不现实、极其昂贵、危险的”。

在哈佛的新生调查中,哈佛和麻省理工的行为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95.2%的新生认同学校的做法。

3. 学费再涨受质疑

尽管新冠疫情给大学教育带来了许多变化,比如远程教学的比例直线上升,但哈佛的学费却并未受到多少影响,连续第三年上涨,2020-2021学年的学费达到了49653美元,比去年上涨了4%。

远程授课固然有其便利,但一没有面授课程,二不用提供学习场所,三没有在校的各种便利和服务,学生们也不得不质疑学费凭什么还要继续上涨。

今年的疫情让不少美国家庭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不过,得到哈佛need-blind经济援助的学生比例仍然和去年(58.6%)相当,大概57.5%的受访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接受了援助。

眼下新学期已经开始,2024届新生也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从他们的回答中,外滩君看到,他们在学业上达到了高效率,在拓展活动中展现了服务精神和领导力,在生活中做到了忍耐与自制,这些共性或许就是他们能够获得哈佛青睐的原因。

而疫情的冲击,也让外滩君感受到了学子对于自我规划的不同考虑,尤其对于国际生来说,留学这条路或许会迎来更多变数。

时代的变革、教育的变革都已经在发生,如何更好地学习和规划未来,不仅是这一届学子面临的挑战,也值得每个人去思考。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