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转载自 “肥肠妈(ID:
)” 2020-9-28关于幼小衔接和早期教育这个事情,很多家长都会担心,提前学过了,孩子以后上小学会不会上课就不好好听讲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表面折射的家长顺理成章的担忧,实质上反映出来的是家长对超前学习这件事情的认知很模糊。
这些家长们的担忧都很具体:
1、学过了就没兴趣听课了。
2、学过了再听课是浪费时间。
3、怕孩子厌学。
1
这些想法背后的观念值得深挖,因为认知模糊源于底层观念不清晰。
试想一下,作为成年人,别人给你讲一个你之前听过的笑话,你会直接不耐烦的告诉对方这个笑话你早就听过了吗?还是会礼貌性的听完,给予适当的捧场?或者,更进一步,能耐心聆听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讲同一个笑话,从而思考对比总结出,哪种讲述方式更有趣,是语气、肢体语言、铺垫节奏,还是讲述氛围起了决定性作用?
如果换成自己来讲这个笑话,会用怎样的方式讲,更加有幽默的效果呢?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思考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收获和认知。
更何况,老师讲课并不是讲笑话,有更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即使学过,也可以通过认真听讲来查漏补缺,即使百分百掌握了所学内容,也可以观摩学习老师的授课方式,和与学生互动的方法,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当老师,用怎样的方式来讲课,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听课效果呢?
生活处处皆学问,课堂上不仅仅能学习知识,也可以学习讲课和互动,甚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课堂上并不缺乏新鲜的内容,有时候可能缺乏的是缺乏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倾听是一种非常稀缺的关键能力。学过了就不听课,说明孩子缺乏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容易养成浮躁和浅尝辄止习气,长远看是弊大于利的。
人类长了两个耳朵和一张嘴,就说明倾听比说更重要。就算是之前学过,也有可能会遗忘,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听课,也是一种很好的巩固和复习的方式,让学过的东西掌握得更加扎实,也有助于把短期记忆深化成长期记忆。
2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像犁地一样,温故而知新,曲折前进,螺旋式上升,这就意味着学习没有一劳永逸,需要反复深化和巩固。如果是让一个完全没有学过数学的人,去听微积分的课,或者是让一个没学过英语的人,参加英美文学赏析课程,恐怕是像听天书一样,大脑WiFi完全断线。
有句话叫“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总是满满的挫败感,绝大多数人都会想要放弃了。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成就感是非常关键的,说“成功是成功之母”也不过分。
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经常跟同学打趣说,别人考前看书是查漏补缺的复习,我那叫全新内容的预习。现在关于复习的段子更逗了:A同学考前复习是精卫填海,B同学感觉自己是女娲补天,C同学最惨,是开天辟地!
孩子如果零基础入学,别的同学是在查漏补缺的复习,他面对全新的内容很可能会应接不暇,疲于应对。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曲折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就像开车一样,新手和老司机段位差距太大了,哪个更加游刃有余显而易见。所以为什么要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了老司机就不好好开车呢?难道新手开车会更加轻松淡定驾轻就熟吗?
对于孩子来说,熟悉的东西会更容易引起他的兴趣,让他有掌控感,也更容易跟上老师的节奏,理解更加透彻深入。这就是熟能生巧。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试想一下,我们熟悉、会唱和喜欢的歌,是不是都是以前青少年时期听过的歌曲呢?要不然怎么会有“去KTV点歌会泄露年龄”这样的说法呢?熟悉的事物让我们有亲切感和安全感,自然也会更加感兴趣。所以为什么要担心孩子学过了就没兴趣听课呢?
3
说到厌学,可以仔细想想,到底是对课堂内容游刃有余的孩子容易厌学,还是对课堂内容听不懂跟不上很茫然的孩子容易厌学呢?显然是后者对不对?我们人类都喜欢成就感、安全感和掌控感,这是人性。
没有人会喜欢挫败感和失控感,在学习中一直徘徊在失败中的孩子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和失控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久而久之,挫败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却无法突破,孩子就会感到沮丧和失落,自信心收到严重的打击,从而产生了厌学。
担心孩子超前学过就会厌学的家长们,赶快醒醒吧,我们成年人也不会因为体验过花钱的美好而对金钱产生厌恶,视金钱为粪土的。将心比心,孩子毕竟是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点点滴滴的成就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咱们真的没必要杞人忧天,担心皇帝家的金扁担不好用。
总之,学无止境,不要给孩子设限,也不要受考试升学大纲的局限而产生偏见,引导孩子早日拥抱求知的乐趣,培养好求知的基础能力和习惯,是非常值得和有必要的。
说到底,我们应该怕的不是超前学而厌学,而是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舍本逐末,孩子学前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既不应该成为家长津津乐道的“资本”(这才哪到哪啊,未来的日子长着呢!),也没必要成为家长杞人忧天的纠结。毕竟,我们拥抱的是求知的乐趣,而不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举棋不定。
有养(ID:youyangtv)致力于为-1~12岁孩子的家庭提供有价值的父母教育服务,通过知识付费、工坊联盟、网综节目、短视频、父母一站式成长App等产品和服务,引领中国父母教养观念及方式全面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