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吧!儿子就是普娃一枚”

本文来转载自 “翻译官妈妈(ID: fygmama)” 2020-1-8

作者翻译官妈妈,十年同声翻译生涯,从未放弃自我;家有儿女一双,男孩女孩顺势养育;日常分享父母理性成长,宝贝启蒙教育。

1

说实话,儿子确实比女儿难带。

我一点都不回避这一点,熟悉翻译官妈妈的老读者也知道:带馒头哥哥的难,是方方面面。

妥妥的睡渣宝宝,2岁以后才能睡整觉;

生活自理能力差,2岁半以后才摘掉纸尿裤;

感统不协调,到现在走路还是磕磕碰碰,身上伤不断;

花卷已经自主阅读,馒头还在进行当中……

参加一场音乐入学考试,花卷轻轻松松一次通过,馒头却要备考第二次。

有读者在《4岁半儿子差点被淘汰,后来逆袭考上音乐学校》这篇文章中表示:初级基本都通过,夸张了!

也许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真的可以一次通过,就像我家花卷一样。

但是对于馒头这样的孩子,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第二次通过,作为妈妈我觉得已经很满足了。

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

我常常这样自我安慰:家里已经有一个小天使了,就得有一个小恶魔中和一下。

2

儿子的外教老师罢课

带儿子费妈,表现在很多意料不到的地方。比如,带他的外教老师居然罢课了。

差不多一年前,馒头花卷开始学自然拼读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尝试线上课程。

花卷没问题,无障碍开启。

可是馒头不行。

遇到听不懂的,他能在尴尬中把键盘给我拆了。

后来的事情完全超出了我们预料,带了馒头三节课的老师,竟然罢课了,委婉表示要换个学生。

虽然课程老师安慰我们说,这个老师是家里有事,确实不是畏难。

你看,课程老师都用了“畏难”这个词,说明是真的难。

别说老师了,我家奶奶都经常忍不住飙湖南话:

同馒头待一整天,我的脑壳都要炸了,港话都莫得劲!

老师也是追求成就感的,也是要KPI的,他们都想遇到花卷这样的好学生乖孩子啊!

可我儿子偏偏不是。

(🔼他在抠鼻屎)

当时花卷爸说:承认吧,咱儿子根本就是普娃一枚!

但他是我儿子啊,我知道他不是不懂,只是需要时间。

谁都可以放弃,但是我不能。

3

馒头不睡觉,花卷用左手

我也写过一篇《入园报告|回头看,兄妹俩这一年的变化真实想不到》,孩子去幼儿园,我哭了;孩子转学上中班,我也哭了。有人说矫情,至于吗?

至于啊!

即便他们上大学要离开,我也会哭得稀里哗啦。

以前,我以为“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指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但这些年过去,我才知道,孩子只管成长就好了,要修行的是父母自己。

修行如何去善待眼前这个跟别人不一样的孩子。
图片

馒头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个高需求宝宝,你们带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崩溃时刻,我都遇到过。

我收到过一个读者的留言,特别长一段:

说实话,馒头花卷三岁多上幼儿园时,我也经历过这样一段矛盾的时期。

特别是馒头,刚入幼儿园的时候也是各种不适应,特别是第一个月他不爱睡午觉,睁着眼看着其他小朋友睡,对他是一种折磨。

为此,我跟英国的糖糖妈、德国的同事都沟通过,问他们国外的幼儿园什么情况。

糖糖妈说:英国幼儿园比较自由,会尊重孩子们的意愿。

于是我都准备好了要跟老师沟通一下,请老师允许馒头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自己在玩耍区玩;或者请幼儿园允许,我们中午接孩子回家午睡。

结果等十一假期后再入园,馒头竟然慢慢适应了。

再比如,花卷习惯用左手写字,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女儿的这个习惯,我想了两年还是决定不加干涉》,但是爷爷奶奶会忍不住纠正。

为此我特意跟奶奶沟通:

这是花卷的习惯,如果没有打扰到别人,就不用纠正她了。

结果后来花卷左右开弓,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

在有些事情上,馒头花卷不仅是普娃,更是有着鲜明特点的普娃,但这不妨碍我一直相信他们。家人也逐渐看到了我的立场: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要和孩子站在一起,让他知道妈妈是他坚强的后盾,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妈妈沟通。
图片

新一期奇葩说有个辩题,孩子总是做作业到深夜,我要不要跟老师沟通?

虽然陈铭输了,但是我同意他的观点:要。

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都不仅仅是一方的原因,沟通是快速找到问题并改正的最好途径,为什么这个压力只能孩子承担呢?

我不希望在孩子带着“归因论”长大:发生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我不够好,跟大家不一样。

4

普娃,也有春天

回到馒头老师退课的这件事情,我做了什么?

馒头慢热,所以在每次上课之前,我都带着馒头预习一遍,让他进入状态;开始上课之后,我先跟老师做做心里建设:

老师,我儿子有点坐不住,等会儿您要费心了,提前感谢您的耐心。

这一坚持,就是将近一年了。

忍不住说一句:带花卷上课和带馒头上课,坚持就是冰火两重天啊!

带花卷上课,我等着老师表扬就好了;

带馒头上课,我比他还认真,时不时还要维持一下课堂纪律。

带花卷上完课,看着花卷和老师依依不舍互相比心;

带馒头上完课,他和老师都很激动且干脆利落地说再见。

花卷爸也惊讶于我的耐心,甚至有点嫉妒:你怎么对儿子这么有信心?总是在表扬。

我说:

长大以后,他的生活里也许会充满批评,趁他还小,我要把所有的赞扬都给他。

我希望这些赞美都能变成一颗颗糖,让他在遇到人间真实时,还能记起这些甜,觉得人间值得。

我更要让孩子们相信,任何时候如果需要帮助,我和他爸都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再说考音乐学校。

很多孩子,包括花卷在内,确实一下子就通过了。

但我儿子啊,至今仍天真地认为:因为他唱得好,老师想再听一遍。

【这是我跟他爸安慰他的话】

在馒头落选的那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妹妹录取了,哥哥还没有》,但是一直没发表,静静躺在草稿箱里。

而就在那段时间,孩子爸做了一些我都想不到的事情。

他跟馒头一起听绘本里的这些音乐(次条文章里有详细介绍),一起找节拍,一起跟着唱。

还把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跟老师分享。

加试的时候,孩子爸也以为儿子没机会了,但是他想了想,蹲下来跟儿子说:

儿子你是最棒的,将来你开演唱会,老爸给你打杂。

我知道,这句话是他说给自己听的。

 

我一向没有什么人设负担,跟大家分享的都是真实生活中的例子,我自己的成就不等于孩子的成就,我相信他们会有属于自己的shining moment。

跟很多牛娃相比,馒头花卷是非常普通的孩子。

但人生不是用来比较的。

我不否认天赋一说,但我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花卷是个非常适应规则,在规则里也能过得非常自洽的孩子,这是我的福气;

馒头是个极度渴望自由,在自己的世界里欢乐无比的孩子,这也是我的福气。

而帮助他俩在规则之下找到最大程度的人生自由,是我的修行。

共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翻译官妈妈(fygmama)。作者翻译官妈妈,十年同声翻译生涯,从未放弃自我;家有儿女一双,男孩女孩顺势养育;日常分享父母理性成长,宝贝启蒙教育。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