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这两个好方法,彻底改掉儿子考试粗心的坏毛病

本文来转载自 “憨爸在美国 (ID:hanhanusa)” 2020-1-12

文丨憨爸

Part.1

这段时间,儿子异常的认真,因为,过几天,他们就会有个大考试。

“好好复习啊,不要粗心!”,每次看见娃学习,我都忍不住要叨叨一句。

“不会的!不会的!”,儿子表现的很有信心。

小家伙之前做作业、考试,时不时地会莫名其妙错上1、2道题。

每次跟他复盘时,他总会跟我强调——这是“粗心”!

粗心?一开始,我还信了。

可是这种“粗心”连续发生好几次后,我突然感觉一丝不对劲。

哪来的那么多粗心?

 

Part.2

于是,我把儿子粗心的题目都拿出来做数据分析。

结果发现,他的“粗心”,大概分三种情况:

数字的粗心

文字的粗心

概念的粗心

各自占比数据如下:

1

数字的粗心

这种情况是源自儿子不够专心,在试卷上或者草稿纸上写数字或者符号时,出现笔误。

比如说,

明明上一步写的是6,等写到下一步就变成了3;

明明题目有括号,写到草稿纸上后,括号就无影无踪;

明明是一个加号,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减号;

……

数字粗心占儿子错题比例的10%。

2

文字的粗心

这种情况源自对题目里的文字理解错误。

比如说,

A比B多10个苹果,B比C少7个苹果,D比A多2个苹果,问C和D的苹果关系,谁多谁少,又差多少个?

这种多和少的关系,小孩容易看岔,比如把“多”看成了“少”,或者把“少”当成了“多”。

文字粗心占儿子错题比例的20%。

3

概念的粗心

这种情况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概念模糊。

比如他之前学的括号拆解,就经常容易搞错,

a-(b-c)

他能写成,

a+b-c

或者,

a-b-c

概念粗心占儿子错题比例的70%。

通过这么一分析,我不禁豁然开朗,纠正儿子“粗心”的坏习惯,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Part.3

既然发现问题,那么就可以对症下药。

我给娃定了一套流程,概括起来就一句话——

考前抓概念,考试抓过程!

1

考前抓概念

通过之前对儿子错题的分析,他的概念错误大概占70%。

概念不清,带来的就会是很多低级错误!

就拿儿子容易出错的“拆括号”这个概念来说,他不是不懂这个概念。但问题是,这个概念有不同的应用场合,在他不太熟悉,或者有些复杂的场合下,错误将容易发生。

既然这样,那我就把所有的拆括号场景,都给他熟悉一下。

首先,是括号外是加号怎么办?

a+(b+c)

a+(b-c)

接下来,是括号外是减号的练习,

a-(b+c)

a-(b-c)

然后,是多个括号的组合,

a+(b+c)-(d-e)

a-(b-c)-(d-e)

最后,是括号内的嵌套,

a+(b-(c-d))

(a+b)-(b-(c-d))

通过这样的训练,给孩子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反反复复地复习一遍,这样就能避免孩子概念粗心的问题。

2

考试抓过程

考试时候要三个原则。

1、第一点是“关键词划线”

特别是对于应用题来说,要给关键词划线。

比如,

老师在给学生分海洋球,A比B多10个,B比C少2个……

这句话里的“多xx个“和“少xx个“,就要划线。

孩子在划线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里面数字,以及数字关系的认知,从而减少出错的可能。

2、第二点是“解题步骤清晰详细”

在草稿纸或者试卷写解题步骤时,一定要详细和清晰。

我家娃老喜欢心算,他觉得这样更快,也省事。

但我就嘱咐他,一定要把每个步骤都详细地写在草稿纸上。

这样有两个好处,

一个是心算有可能会出错,写下来的话,出错可能性会降低。

另一个是为最后的检查,检查的时候,只需要把每个步骤查一遍就好,会提高检查的效率。

3、第三点是“检查检查再检查”

这点也是憨憨老师反复叮嘱的,考卷要double check。

对照草稿纸或者试卷上的解题过程,把每道题都过一遍,检查完的试卷,正确率一定会高很多很多的!

 

Part.4

曾经我也为儿子的粗心而抓狂,每次看见他试卷上的那个红叉,我就很郁闷:

如果真的是不会那就算了,这种粗心的低级错误最让人糟心!

因此,后来我就给娃的错题做分析,逐渐总结出这套方法。

这个方法对我家娃还是很有效的。

用了一年多后,小家伙的粗心毛病确实改善了很多很多!

数字粗心、文字粗心和概念粗心,是孩子最容易出错的三个地方。尤其是概念粗心,孩子绝大多数的粗心,都是源于概念掌握不够牢固和清晰。

因此,“考前抓概念,考试抓过程”,这两个原则一定要牢记,它们对孩子考试成绩的提高,一定大有裨益!

憨爸,一位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原创公号“憨爸在美国”(ID:hanhanusa)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