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转载自 “
(ID: )” 2020-12-29作者翻译官妈妈,十年同声翻译生涯,从未放弃自我;家有儿女一双,男孩女孩顺势养育;日常分享父母理性成长,宝贝启蒙教育。
过去的一年,陪娃上网课是我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
一般来说,家长一天陪一节就可以了。但是我家两个娃是并行推进的,我跟娃爹一人陪一个,赶上一个人加班的时候,另一个人就要承担起双倍的重任。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觉得陪娃上课好无聊,机械地陪着。
但半年前的一次经历,让我的想法发生了转变。
那次我陪哥哥上网课,然后……哥哥又在拆键盘……
老师喊了几句Ryder之后,停下来了。
我心里一紧张:完了,这个老师不会也要罢课吧?
我正要戳一下哥哥的时候,老师却饶有兴趣地跟哥哥开展了如下对话:
老师:Ryder你拆下来的是什么字母?
哥哥举起来:G。
老师:那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你告诉我有哪些单词是以G开头的?
哥哥马上想到Green。
老师说:你反应好快!那我增加一下难度:你帮我找一下家里Green的东西,好不好?
哥哥这个爱动的小伙子马上来了精神,把他绿色的玩具玩偶都抱了出来,跟老师聊起来。
我看着这个场景,心里情不自禁跟老师点了个赞。
在老师的引导下,哥哥不仅停下了对键盘的摧残,还兴高采烈完成了剩下的课程。
就是这件事让我开始想:与其无聊地陪孩子上课,不如跟这些老师好好学习一些引导孩子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啊!
果然心内有佛就处处是庙,我偷师到了不少技能,今天就把这些宝贵经验分享给大家。
第一
孩子错了,要不要纠正?怎么纠正?
一般情况下,孩子读错了,家长都会想纠正的,就像很多读者给我留言说的那样:不纠正孩子怎么知道正确与否呢?
但我从外教老师那里学来的第一点,就是:孩子错了,不要着急纠正。
我家孩子上网课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一段难度很高的文字,如果孩子读对了,老师会用非常激动的声音说:You are wonderful, so amazing!
但是如果孩子读错了,比如把luck读成lock,老师也不着急纠正,只轻轻发出“嗯哼”的声音。
趁着有一次孩子们提前结束了课程,我正好抓住时机跟老师沟通了一下。
老师说:
1、孩子自己有强大的纠音能力,多听原版音,孩子自己一定可以发现差距,从而向原版音靠拢。
2、如果反复纠正,或者在孩子说错的当下马上纠正,孩子的思路被打断,慢慢地也就不爱开口了。
馒头小时候口齿不清楚,会把“我不认识他”说成“我不yin识他”,诸如此类的。那时我比现在耐心多了,当下也没有刻意纠正,只是说:哦,宝贝不认识他啊!那妈妈带你认识!
而外教老师的做法比我更好,她不仅没有纠正,还在引导孩子的“自觉意识”。
孩子其实都很敏感的,是对还是错,很容易从外界反馈的信息中进行确认,家长的刻意纠正,会让孩子对“错”这件事情格外敏感。
我自己有段时间会习惯性地在馒头花卷读错的时候说:嗯?(比较夸张的那种。)
刚说了几次,花卷不干了:你再这样说话,我就不读给你听了!
而老师呢?
不批评不指责,只轻轻地发出“嗯哼”的声音,孩子们居然能马上意识到错误,然后虚心改正。
这个“嗯哼”的声音,不同于我的“嗯?”,没有任何批评的成分,只是平静地告诉孩子们:我听到了,你觉得呢?
这时孩子们没有收到“amazing”的信号,他们就自觉停下来,想一想我哪里不对。
思想的碰撞,就在瞬间完成。
我们总以为,大声说话,孩子就会听。
实际上,越是大声,孩子越会把接受外部信息的通道关闭:
图片
任何带情绪的交流,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反倒是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做法,孩子们更能接受。
第二
孩子只看图片,不看文字,怎么办?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妈妈问我的,前天群里还在交流:
有位读者提到了我的做法:
其实我的这个小技能,也是从网课老师那里学的。
妹妹非常适应规则,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指令,但是哥哥不同。
从小看绘本习惯了,也不愿意看文字。
老师上课的时候,他也是盯着图片,忽略文字。
后来老师想了一招:
每节课,都给哥哥设定几个目标单词,然后在上课之前给哥哥说:
Ryder,我们今天要来抓几只小虫子:
他们藏在这几个单词里:can,see,what, I,you。
只要你看到这几个单词,就马上告诉我好不好,我们把它网住!!
图片
哥哥一听,兴致很高啊,开始把目光从图片转移到文字上,注意到单词,再然后注意到单词和图片之间的关系。
这一招实在太厉害了,我在以前读大猫的文章中跟大家分享过这个小技能,今天正式再跟大家说一说,推荐大家试试看!
第三
为什么外教老师会和孩子一起疯?
这个技能是我刚发现的。
最近有一节课讲到星辰和宇宙。
老师把12个星座都摆出来让妹妹猜猜看,是什么。
妹妹想象力很丰富:
这个是pan
这个是spoon
这个是folk
……
直接把厨房用具搬到了天上。
老师笑得乐不可支,然后很认真地跟妹妹说:
我觉得,天上的星星都应该让Riley来命名,你的创意太好了!
妹妹大受启发,开始了胡言乱语,造出了安康星球这样的词。
还认真解释:这个星球里的每个人都特别喜欢帮助别人,这里的生活幸福安康。
我当时心想,这个话,老师怎么接?
没想到老师很认真地表扬了妹妹,说:我觉得你以后可以当医生,你太有爱心了!
妹妹说:真的吗?你觉得我可以吗?
说实话,老师还挺让我意外的,她陪孩子一起疯,跟孩子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但也许这就在潜意识中在妹妹的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
因为上完那节课后,我们妹妹看着我的眼睛问我:
妈妈,怎么才能当上医生,去给外星人看病?
自从我转变心态以来,陪孩子上网课已经不再是无聊或者心不在焉,而是听得津津有味,跟老师和孩子一起天马行空。
很多事情,换个角度真的会完全不一样。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育儿知识就在身边,大家不如静下心来跟老师学一学,偷师一些鸡娃技巧,在带娃路上更开心吧!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翻译官妈妈(fygmama)。作者翻译官妈妈,十年同声翻译生涯,从未放弃自我;家有儿女一双,男孩女孩顺势养育;日常分享父母理性成长,宝贝启蒙教育。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