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发病率突增3倍,又见高发期,6-8岁孩子格外需要注意

本文来转载自 “mom看世界(ID: xyzmom)” 2021-2-4

作者:川妈 于萍

老朋友都知道,我对孩子的视力问题非常关注,陆续也写了很多文章(在文章最后,会给大家都列出来)。

最近,我又关注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隔离近视”。

报道中说,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间,许多中国孩子视力下降,出现“隔离近视”现象。

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更容易在6岁左右的学龄期儿童身上发生。

“隔离近视”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特殊时期,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呢?今天,就和大家深入地聊一下。

什么是“隔离近视”

去年,因为受疫情影响,孩子们都过了一个有史以来最长地寒假。

在返校后的视力检测中,许多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甚至直接患上近视。

中国著名眼科专家钱学翰牵头的医生团队,曾对12万名6-13岁的中国学龄儿童进行了数据分析和追踪调研,研究显示:

如果把2015至2019年看作一个整体,2020年中国学龄儿童的近视率就是前5年的1.5-3倍;

其中,6岁儿童的近视率是2015年至2019年的3倍,7岁儿童是2倍,8岁儿童是1.4倍。

此外,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晶状体和眼球变化,也是格外显著。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也不难分析。

那段时间,孩子们都在家上各种“网课”和线上课,频繁使用智能手机、平板和电脑,而户外活动时间却大幅减少,因此影响了视力。

据教育部最近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每天上网课总时长一个小时以内的,近视检出率是45.8%,超过4小时的则提升至76.7%。

网课时长对孩子视力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也成为加剧近半年学生近视率增长的一大主因。

 

《2020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报告》显示,青少年平均每天用眼时长在4小时以上,超过推荐值(<2小时)的2倍有余。

鹿特丹大学卡罗琳·克拉韦尔带领的眼科医生团队,把2020年这种显著的儿童视力变化,称为“隔离近视”。

为啥6岁左右的孩子更容易受影响

之前我在《都是玩手机,为啥人家娃不近视?同仁医院院长反复提到的“远视储备”了解一下》的文章里,提到过视力的三种状态:正视、远视和近视。

正视,是指我们看到的事物的光线,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打在视网膜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见物体了。

远视,是指事物的光线,经过眼部屈光系统后,打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近视,和远视刚好相反,是事物的光线经过屈光系统后,打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从上面三幅图可以看出,眼轴的长度直接决定事物的光线打在视网膜上的位置,也就是说,孩子的视力状况跟眼轴的发育有直接关系。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的眼轴长度为22-24mm。

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的眼球通常是扁圆的,眼轴长度只有16-17.3mm,处于“生理性远视”阶段。

随着不断发育和成长,孩子的眼球增大,眼轴拉长,晶状体逐渐变扁,角膜逐渐变平,在相互协调下,远视度数也会逐渐降低。

大概到六七岁时(最晚到十二岁),孩子的远视基本消失,视力可达到1.0,最终变成了“正视眼”。

但如果在视力发育期间,过早、过度地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或者户外运动时间不足,就会导致眼轴发育过快,与晶状体变扁、角膜变平不相协调,以后很容易发展成近视。

反之,如果家长在6岁左右(最晚不超过12岁),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改善方法,孩子的视力问题就能得到好转。

所以说,6岁左右的学龄期,是视力发展的最重要阶段。

但现实情况却是,许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提前到来的“课业压力”,普遍存在用眼过度等情况。

除了日常上幼儿园或上学,他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被课外班侵占着,比如语数外相关的线上辅导,以及钢琴、绘画、编程等兴趣班。

武汉儿童医院的眼科主任李世莲就曾公开表示:

画画和练琴都属于近距离用眼,需要不断调整眼部睫状肌来对准焦距,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眼部疲劳、诱发近视。

这些课外班会加剧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频次,也会导致孩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大减少,让眼睛得不到必要的休息。

再加上孩子们沉溺于屏幕、宅在家里,户外运动时间太少,这些都会导致眼睛得不到休息、用眼负担重,导致6岁左右的学龄期儿童,更容易出现“隔离近视”问题。

如何将视力伤害降到最低

近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二:先天遗传和用眼疲劳。

撇开无法改变的先天因素不谈,想要在寒假防止孩子视力下降或患上近视,就得从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入手。

多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想要预防近视,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率:

当孩子每周户外活动达到14小时以上时,就算父母近视,孩子仍不容易近视。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将12所学校的孩子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他们的视力情况追踪了3年,结果发现:

干预组的孩子3年的近视累积发病率是30.4%,对照组是39.5%,相差了9%。他们唯一的不同,就是干预组的孩子,每天增加了40分钟的户外活动。

这是因为,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接受的光线强度大,而光线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能够保护眼轴不会变得过长,也就从根源上防止了近视发生。

对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比如羽毛球、乒乓球就是锻炼孩子视力的好运动,还能帮助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当然,如果孩子没法出门,可以好好利用家里的阳台/露台。

让孩子看书、画画、练琴一段时间后,让他去阳台晒晒太阳、眺望一会远方,让眼睛休息一会。

还可以通过“远近交替”的方法(比如手臂向前伸直,眼睛交替看拳头和远方),来消除眼部疲劳,锻炼眼肌,加强晶状体的调节功能。

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预防近视,对于已经患上近视的孩子,也能起到减缓视力下降的作用。

保证室内光线充足,把长时间用眼的项目,尽量放到白天进行

 

有研究表明,明亮的光照可以预防近视,如果室内光线太暗,视网膜的周期就会被扰乱,从而影响到眼球发育。

所以,我们一来要保证室内光线充足,二来可以将长时间用眼的项目,放在白天进行。

一般来说,15至20平米大小的房间,需要装上40W的日光灯,如果孩子需要做作业、看书,还要在书桌上放一盏台灯。

如果白天室内的自然光过强,可以根据光照角度调整窗帘位置,避免强光直射孩子的眼睛;

如果白天室内的自然光不足,优先使用房间顶灯照明,仍不足时再以台灯辅助照明;

如果孩子需要在晚上看书或上网课,一定要同时打开房间的顶灯和台灯(台灯放置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并且注意屏幕亮度和环境亮度相适宜。

根据年龄,控制孩子的屏幕时间

 

客观来讲,现在孩子的学习离不开电子产品,但为了避免用眼疲劳引发视力问题,还是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孩子的屏幕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年龄起点是1岁半。

18个月以下的孩子,禁止接触电子屏幕(与亲人视频聊天除外),因为这会影响到婴儿大脑的发育、阻碍健康亲子关系的建立;

2-5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6岁+儿童和青少年,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视情况而定。但应让孩子优先将电子产品用于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娱乐。

我国2018年出台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建议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端正读写姿势,注意用眼细节

 

监督并纠正孩子的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不偏头”:

胸离桌子间隔一拳、眼睛离书本间隔一尺、握笔手指与笔尖间隔一寸;同时不要偏头看书写字,防止出现单眼近视。

尽量选择可调式书桌椅,并根据“坐于椅子/凳子上,大腿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手肘在桌面以下3-4厘米”的原则,调节桌椅高度。

即使没有可调式书桌椅,也可以根据上述原则,保证家里的桌椅高度相匹配。

如果桌子过高的话,就尽量使用高一点的椅子,或在孩子脚下垫脚垫,确保大腿与小腿垂直。

如果桌子或椅子过矮,则将桌子或椅子垫高。

家长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握读写坐姿矫正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孩子防控近视。

还有一些用眼细节也要注意:

遵循20-20-20休息原则:每隔20分钟,向20英尺(6米)外,看20秒;

引导孩子不在移动环境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比如,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

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

使用安全合格的光源,保证光源无频闪。

怎么选合适的读写灯、日光灯呢?抓住照度、显色指数、色温、闪烁、蓝光这几个关键点就够了。可以看看之前的这篇文章👉动辄千元的“护眼灯”,买对了还是交了智商税?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

科学食补

平日的饮食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摄入一些含有丰富营养素、能够预防近视的食物(吃这些确实能护眼,但是…),比如蓝莓、动物肝脏、鱼肝油、蔬菜、牛奶、瘦肉、蛋黄、西红柿、猕猴桃、坚果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少给孩子吃甜食。

如果吃糖过多、血糖增高,会相应地降低体液的渗透压,使眼球内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引发晶状体变形,屈光度增高,从而加重近视。

定期带孩子进行眼部筛查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视力到4岁左右达到正常标准,之后还会不断发展,到12岁后稳定下来。

所以,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在以下几个阶段,带孩子接受眼部筛查:

新生儿期:让医生出院前为孩子进行眼部检查,主要排除是否存在眼部缺陷、白内障或者先天性青光眼。

6个月:检查孩子眼球运动是否一致,头眼是否协调,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

3岁以后:建议每年都带孩子的视力进行筛查,查一查角膜曲率、眼轴、眼底的情况,建一个视觉发育档案。

如果寒假期间不方便外出,也可以通过对数视力表,定期对孩子的视力进行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一旦发现近视,就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治。

最后,希望这个寒假里,孩子们都能在收获满满知识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参考资料:

1.德媒报道:中国须警惕儿童“隔离近视” 参考消息 2021-01-22

2.2020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报告

3.寒假期间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健康科普20询解 疾病预防控制局 2021-01-21

4.为什么说儿童期是培养孩子好视力的关键期 儿童视力保护百科全书 李肖春

5.孩子学琴前先测“远视储备” 人民健康网 王琛 高琛琛 2018-08-02

6.10种蔬果是护眼高手 安全与健康 2014年09期

7.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及有效预防研究 江美娜 中国校外教育 2018-10-10期刊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