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转载自 “梅拾樱(ID:
)爱与自由——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2020-4-30作者:梅拾璎
原标题:读了那么多书,不还是个傻啦吧唧的梅姐姐嘛 :
连日来,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读者私信,态度十分虔诚,想让我推荐教育类书籍。说实话,我是看过不少教育类图书,也还有点儿眼界,但真让我正经向读者推荐,就为难了:
一是,任何一个领域的书籍都是分阶的,我也不知道大家是一本没读过呢,还是读了很多。
二是,我的体会,读书越多,人越纯粹。阅读既不能增加精明,也不能增加圆滑,活得越来越单纯,越来越不愿意无聊,越来越鄙视花里胡哨的东西,越来越傻啦吧唧,甚至在精明人眼里有点儿二似的。所以,这事一直拖着——仍然留言要求推荐的不断。
(我真的爱你们啊!因为你们喜欢提升自己,关怀自己的灵魂!)
三是,阅读虽然能增加点智慧,可需要时间沉思,需要在生活中感悟。可是,人们的生活节奏都那么快,似乎愿意慢下来的不多了。
一开始,我想偷个懒,把去年给出版社的参考书目给大家。可是再一细瞧,还是太多了吧。
主要参考文献
颜之推,《颜氏家训》,檀作文译著,中华书局,2007年12月北京第一版
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建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卢梭,《爱弥儿》(精选本),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第二版
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马卡连柯,《家庭和儿童教育》,丽娃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王东华,《发现母亲》,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年9月北京第一版
刘称莲,《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刘称莲,《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
李希贵,《教育艺术随想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国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国作家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
孙瑞雪,《爱与自由》,中国妇女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苏霍姆林斯基(苏),杜殿仲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
李翎菱,《好父母养成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阿彻尔.华莱士,吴群芳、孙继成译,《伟人的母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德.阿米琪斯(意),《爱的教育》,王干卿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北京第一版
钱理群,《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演讲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钱理群,《致青年朋友》,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曲艳霞,《母亲的智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贾容韬,《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作家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蒋佩蓉,《下一代的竞争力》,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阿伦,《爱.读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阿德勒(奥)王童童译,《儿童教育心理》,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
约翰.瑞迪(美),浦溶译,《运动改造大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一版
阿德勒(奥)徐珊译,《自卑与超越》,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6月第一版
简. 尼尔森(美),王冰译,《正面管教》,2016年7月第一版
王东华,《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李建平,《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一版
邱珍琬,《孩子,世界和学校教的不一样》,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年第一版
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让. 皮亚杰(瑞士),杜一雄、钱心婷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6月第一版
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一版
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6月第一版
朱光潜,《谈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理查德.洛夫(美)王西敏译,《林间最后的小孩》,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
巴勒斯(美),刘丙海译,《醒来的森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约翰.缪尔(美),马博、徐光花译,《山间的精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约翰.缪尔(美),邱婷婷译,《夏日走过山间》,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
利奥波德(美),徐志晶译,《荒野的呼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塔拉. 韦斯特弗,任爱红译,《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新经典文化公司出品,2019年11月第一版
吴晓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9年1月第一版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庄莲平、王立中译,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马尔科姆. 得拉德威尔,苗飞译,《异类》,中信出版集团股份公司,2014年4月第二版
珍妮. 苏克,《我想看到的世界》,索昔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11月第一版
卡罗尔.德韦克,楚祎楠,《终身成长》,江西人民出版色,2017年11月第一版
主要的就这些吧。
之所以把我看过的大部分教育类书籍排列出来,不是想显摆我看的书多。看书多不证明我聪明,只能证明我笨,因为我看那么多书还是疑窦丛生。
主要目的,是给喜爱教育类书的读者浏览一下,顺着书名,可以到网上看看介绍,自己作个选择。
就这些书,我下面分三种情况说明一下。
第一类,是对我构成很大影响的几本书,从前到后分别是《发现母亲》《爱的教育》《下一代的竞争力》《爱与自由》《童年的秘密》《爱弥儿》《教育的目的》《异类》《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林间最后的小孩》《终身成长》。
书看多了,就能发现一个秘密,后人的教育思想几乎是因循前人的,有一些小小的创造就不错了。比如说,《爱与自由》来源于《童年的秘密》,《童年的秘密》又来源于《爱弥儿》,只不过,一个比一个写的通俗易懂。《爱弥儿》是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写的,尽管一些理论存在争议,但整体上真是太伟大了,他对儿童和人类的成长有很强的洞察力。译林出版社的全译本是我读大学时买的,内容繁杂冗长,上海人民出版社彭正梅先生翻译的精选本就很好,简洁,精炼,好读,又便宜。
第一本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当推王东华先生的《发现母亲》,它获得过中国图书奖,在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现在可能不那么时髦了。但我想说,凡能看得下书的家长,看一下这本一定值得。作者根据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研究成果,对母亲一职之于子女、家庭、社会的推动作用做了深刻生动的阐述,非常具有创见性。可能就是因为这本书,让我好无芥蒂地放下大学教师的身份,回归家庭(不具备效仿性)。这本缺点就是太厚了,刚看了下修订本,574页,作者还应该精简再精简。
这里面其他的就不多介绍了。
下面说一下,没看过教育类书籍的妈妈或者新手妈妈最好从尹建莉、李雪、李翎菱、刘称莲几位女士的书读起,这些书的主要特点是文笔好,亲切,代入感强,好读,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适合新手。这里面,重点介绍一下两位:尹建莉和李雪。
尹建莉的第二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其实比第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要好,文字更加美丽质朴,从“经验理性过度到了学术理性“,关注到了更广泛的社会教育问题,理论也上了个新台阶。
李雪的那本《当我遇见一个人》,读起来能感觉到她教育上的聪慧、敏感和真诚,文字直击心扉,有种动人的力量。
之所以特别推荐这两人的书,是因为我感觉这两人都心地纯正,对人世爱意饱满,对教育有真知灼见,不是为名声或者钱而写书,哪怕读者把握不到她们教育的精髓,也不会被带歪。
看完这些,心理打下一个健康的底子,就可以看《爱弥儿》《教育的目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这类理论书了。
最后,我得说一句。警惕那些畅销书,网站上很多排名靠前的书,有些是被炒作的胡乱拼凑的网红书,炙热一时,没有长久的吸引力。
还有,您一看,该想了,梅老师怪不得懂教育,看了那么多书。
其实不是的,懂一点教育是因为我对这方面有兴趣,有兴趣就喜欢深思和博览群阅,再加上有十几年的教育实践,积攒了一些心得。
看书多点,是因为我这个人本来就嗜书如命,其实最吸引我的不是上面那些,是文学类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近几年偏爱哲学类。丝毫不说瞎话,这些书,我一天不看就难受,就跟一个人喜欢打麻将一样,一天不打就心慌。
阅读跟打麻将不同的是,阅读一种精神操练,能够让我们改变自己,起码不会让人变坏,可以对对人性对世界有一个纵深的理解。
现在,最庆幸的是,我们都还年轻,趋光性强,改变自己的机会很多,若能以严肃的态度去阅读,挑战自己,容纳自己,反哺自己,变化的可能非常大。
再说了,阅读令人充实而克制,当一个人的内心丰盈美好的时候,他跟孩子说话,跟别人沟通,听起来既真诚又动人。这多好啊!
如果您根本就看不下书,也听不进什么,那也没关系,我以前不是发过文盲妈妈照样教育好孩子的文章嘛。所以,看书的意义有时候是从权威那里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人不在于读过什么,而在于想过什么。不在于精明,而在于智慧。
就算读不下整本书,每天认真看几篇公众号文章,也比不看好。
或者你连别人的文章都看不下去,心里想,那个傻啦吧唧的梅姐姐贼能看书,她已经替我看了,我就不用看了啊!
那好,你就把我写的多读几遍吧。
这个五一假期,我准备第六遍深度修改书稿了,咱们节后见啦。你们呢,亲爱的朋友,已到暮春时节,我前几天都听到布谷鸟咕咕咕咕叫了,柳莺也唱的正好听,公园里春水潺湲,春林茂盛,除了读点书,最好能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宝贝们摸摸春天的河水,打个水漂,捡几个松果,看它们是不是空的,被松鼠那个小坏蛋吃光了没有?摸摸树的皮,看看什么花还在开着等你们……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