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体育才是最顶尖的教育

本文来转载自 “梅拾樱(ID:Meishiying666)爱与自由——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2020-5-12

作者:梅拾璎 

01
听说,北大校长王恩哥甫一上任,便向学生提出十句话,在全校引起热议。
第一句话,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到运动场锻炼身体, 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你看,校长先生把运动和阅读放在人生第一位,说明它的重要性了吧。
别急,还有第八句话:配备两个“保健医生”: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运动使你生理健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您看,北大校长的十句话里,居然两次提到运动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吧。

02
不奇怪,跟北大一墙之隔的清华大学历来就有重视体育教育的传统,体育教育早已融入清华人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蔚然成风,贯穿了清华的百多年历史,“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成为清华人的响亮口号。
放眼国外。英国最著名中学伊顿公学对体育极度重视,校园里面和周边有大片草地和空间,有六七个专业运动场,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他们甚至有这样一句口号:“运动第一,学习第二”。事实上,伊顿的教育质量上乘是全球共知的事。
近年来,北欧国家芬兰的教育水准受全球瞩目,他们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足够休息,自由活动,才能好好吸收知识。自由活动就包括自由地游戏和运动,他们抓住了教育的真谛!
如果我们寻找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哲人对体育的重视,简直不胜枚举,卢梭,康德,伏尔泰,苏霍姆林斯基,歌德……他们一致认为,体育可以培养出健康、强壮、灵敏、机制、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难又卓有信心正视前方的人,体育可使整个有机体得到自然和谐的发展。

03
其实,我们不需要大人物的引领,任何普通人都能体会这一点。现实生活中,越是对人生有规划有远见的人越是重视体育运动,连中学生也不例外。
钱小雅上初中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个从未注意过的现象:她班里那几个学习最出色最聪明的孩子,无论男女,都热爱运动。小曦一下课就霸占了乒乓球台。钱小雅和昊昊看见打乒乓球没戏了,就去跑圈或打羽毛球。康康不仅运动技能样样领先,还暑期组团骑行川藏线。这几个都是跟钱小雅要好的孩子。
后来呢,小曦到清华大学学习计算机。昊昊考上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康康考上了宾夕法尼亚大学。钱小雅考上了北大。这不是巧合,任何结果都是多方面因素合力促成的,一个身体和心理发展平衡,从小拥有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孩子,总是走得更稳更远。

04
学习成绩跟运动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一点不容怀疑,凡是喜欢运动的人都能体会到,医学上更能提供运动对人的情绪带来的佐证。
我想,这跟会玩的人都会学习是一个道理。那些热爱运动的孩子一定是体会到运动对身体和情绪带来的益处,愉悦的情绪又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率,而他们又是自控力较强的学生,就能风雨无阻地坚持一项运动了,并最终使它成为一项永久的兴趣。
《跑步圣经》的作者乔治·希恩博士讲述了他中年以后的运动经验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他认为身体本身也有“思维”,这种思维“来源于运动又高于运动”,因为只有“运动的生命”才能保证我们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每天的挑战。他认为,如果你找到了适合你的运动方式,那么你就在探索自身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有一天他终究会醒悟,他所看到的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规则,而是它所带来的情感与真理,同时这种情感和真理会让人类真正地从自身束缚中解脱出来”。
这意味着乔治·希恩博士已经把运动带给人身心的益处上升到信仰上来了。他说的过分吗?并不过分,当我们把一项爱好深入贯穿下去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也随之改变,这是显而易见的:歌唱、弹琴、绘画、算数、研究,哪一项爱好都是如此。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我们享受,它终于成为我们的真理和信仰。这在运动员身上表现得更为充分,他们的榜样作用远远超过学者。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个人运动生涯106块金牌,取得空前绝后的成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整整一代人。

05
运动把勤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嵌入优秀运动员的灵魂!
完全依靠自己优秀的文化课成绩考入哈佛的林书豪,在一次次伤病之后,他说:“现在,我就是带着对篮球的热情,用正确的方式打球,结果如何,我都能承受。这一切都是上天恩赐,能够继续留在这个联盟里,能够来到这样的团队和这样的队友共事,我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自己多么感激。”打球不仅淬炼他的智慧,更锻炼了他的品格。世人眼中的他,总是充满干劲,而且绝不是为了金钱、名誉或者世俗中人追求的那些东西。
当然,运动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06
多运动可以让孩子长得更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今年,我去钱小能的学校参加集体家长会,他们的主管校长说:我们学校孩子的身高一年平均增长8厘米,长得最快的孩子一年长12厘米。这真让人高兴,心里不由佩服校领导的教育智慧:他们煞费苦心变通教育规则,每天保证让孩子拥有一节体育课。钱小能的班主任老师更有办法:寒冷的冬季,每天放学后让孩子绕着操场跑三圈。跑完步回家的孩子,不再瑟瑟缩缩,而是热热乎乎,神清气爽。
运动除了让孩子长高,也能促进智力发育,塑造人的品格。如何把球打得好,打得准,不光要动手、动腿,还要动脑,要思索、研究,要找规律。所以,运动激发智慧。观察我们的学校,越是好学校越是懂得运动和学习成绩的关系,而越是对教育一知半解的学校,越是把学生禁锢在课桌上,企图用牺牲体育课的时间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最终适得其反。
当孩子拍球、游泳、跳绳、奔跑的时候,在跑着、笑着去追逐滚着皮球或飞碟的时候,在阳光下接触大自然的时候,他们会十分开心。这种良好的情绪有助于促使儿童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同时,运动还能培养孩子的毅力。有时,孩子做一些高难度动作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有时要克服各种困难,这就是很好的意志锻炼。

07
运动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我熟悉一个孩子的妈妈,她是南开大学的毕业生。这个妈妈不仅学业出类拔萃,处理自己的坏情绪也十分在行。她告诉我,当孩子惹她生气而一时无法排解的时候,她就出门跑步。跑了两个小时后回来,她不仅自己的气全消了,而且在跑步中还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再与儿子相对,就是另一种态度了。母子因此和好如初。
很容易理解,不仅跑步可以宣泄坏情绪,打球、游泳等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是坏情绪的宣泄口。排出坏情绪,获得新能量,进而获得新的成长。
去年,我接触到一个初三的女孩,课下酷爱打排球。谈到成绩,她无奈又令人同情。她觉得最不能忍受的是学校挪用体育课去赶学习进度,所有与成绩无关的事都被禁止。我说放学了你可以打会儿球,学校不管了吧?她更无奈了,说妈妈不准她放学后留在学校打球,身体本来弱,更要节省体力念书。我说,这事由我来说服你妈妈吧。
有人总认为体育与学习成绩无关,这是多么愚蠢的偏见,他们就是不明白,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学习精力从何而来呢?更何况体育对健康和智力有着多么得力的正向促进作用。

08
我倒是认为,当手机和网络日益把青少年禁锢在屋里,很多孩子,让他们挪动脚步到室外进行体育运动比登天还难。这种情势下,我们家长应该自己先走出家门去运动,把自己蓬勃的精神展示给孩子,把运动时获得的灵感传递给孩子,千方百计地让他们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最终让他们爱上体育,才是最急迫的事!

梅拾璎:钱小雅和钱小能妈妈。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简书签约作者,纸媒专栏作者。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