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转载自 “
(ID: )” 2020-5-14作者: 诞姐
今天,#郴州大头娃娃#上了微博热搜。
根据媒体报道,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带着孩子去当地医院就医。
有些孩子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红疹;
有些孩子频繁敲打自己的头部;
有些孩子被诊断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低下;
还有些孩子头颅突出,像个大头娃娃一样。
家长带着孩子们去检查之后,发现:这些孩子虽然年龄段不同,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指标不达标,全部患有「佝偻病」,维生素 D 严重缺乏。
后来,家长们发现,确诊孩子曾食用过同款“奶粉”。
原来这些孩子都是对奶粉过敏的孩子,医院医生建议他们去买购买氨基酸奶粉给孩子食用。
这些家长在同一家“爱婴坊母婴店”,给孩子购买、喂食了同一款「特医奶粉」—— 也即倍氨敏。
而这根本就不是特医奶粉,也不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只是一款“固体饮料”。
有些家长甚至连续给孩子喂此款“固体饮料”长达两年!
有些家长在购买时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可当他们对包装上的“固体饮料”提出质疑时,导购却声称倍氨敏是店里最好的奶粉,也是最畅销的,“许多过敏宝宝都在吃。”
这些可怜的孩子,就这样失去了宝贵的生长发育机会,有可能落下终生的残疾!
2
帝呱呱的读者群体,孩子很多已经过了吃奶粉的阶段。
为什么我仍然想临时调整今天本来要发的时间管理的稿子,半夜加写这篇文章?
第一是我看到这个新闻真的特别气愤,我始终觉得赚钱可以,但是黑心钱不能碰,事关一个孩子健康发育的大事,无良商家却仍然可以信誓旦旦的疯狂推销,售卖时不严格把关,就是同谋!
第二,除了气愤,我真的想提醒所有的家长,这个市场上,关于孩子的忽悠太多了,从奶粉,到各类工具,再到医疗,教育,充斥着大量肮脏的打着擦边球的行为。
当一个妈妈不容易,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会辨别就应该是终生的修行。
比如婴幼儿阶段,除了奶粉的造假,还有辅食的造假。
之前被媒体曝光的一个辅食品牌,发展了数万代理、把自己所谓的“辅食”卖给了无数的新手妈妈,也因此一年收入几个亿。
而这个品牌,竟然一直没有宝宝辅食的生产资质。
孩子长大之后,又有各种各样的商家挖了坑,等家长们跳:
前阵子,我带小胖去医院检查牙齿,医生说是不是没有好好刷牙?
我说一直都是按照正确的刷牙方式每天坚持刷牙的,孩子也很配合没有抗拒不刷过。
医生说牙齿清洁度不够,问我用的是什么牙刷,我说是电动牙刷,她说电动牙刷要擦亮眼睛选,有些震动不够。
小胖从小到大的牙刷,是我根据几个自媒体的推荐买的,看他们写的各类数据都挺详实的,相信应该没什么问题,就顺便买了。
回家后,我搜了大量中立机构的测评,才发现,不少被自媒体推荐过的牙刷,震动和刷毛磨圆率都不达标,价格却并不低。
然后,我就下单买了一个几个测评中表现都很出色的牙刷,跟我手里的牙刷一对比,发现手里的牙刷基本就没有震动。
也就是说,这四年以来,我都按照电动牙刷的操作方式(放在牙齿上手不用力)给孩子使用着一款“手动牙刷”,怪不得孩子牙齿有问题。
越查越发现,早在2018年的央视3·15 晚会,就被曝光:市面上60% 以上的牙刷都不合格,甚至许多品牌牙刷都存在问题,许多牙刷的刷毛丝顶端有锐角、有毛刺,长期使用这种牙刷,会造成牙齿损伤、牙龈出血。
除了牙刷,我还遇到过给小胖开了超量补锌剂的医生,但好在,对于药物,我一直都非常敏感和在意,我没有无脑相信这个医生,而是带着小胖去几个医院复查,这些医院的医生都说不用吃,这才逃过一劫。
无数商家(甚至医生)之所以敢信誓旦旦的推荐,只有一个原因:暴利!
3
这样的产品,为什么可以上市?
被曝光后为什么还依旧有新的无数受害者出现?我始终百思不得其解。
而这样的作恶利益链条又有多少呢!
就像文章开头的“特医奶粉”,全称是: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专门为患有特殊疾病或者特殊医疗状况的宝宝设计,不仅能保证孩子日常的营养摄入,还能避免不适反应的发生。
普通奶粉执行的 GB19644-2010 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 GB25596-2010 中,均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做了要求。
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还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了明确要求。
而“固体饮料”,在配方上并没有这么高的标准,拿“固体饮料”当作婴幼儿的主食奶粉,根本无法满足孩子发育所需。
这些”固体饮料“,在外包装上充分暗示了消费者这款奶粉是适合奶粉过敏宝宝的「氨基酸配方」,由于资质不全的原因,又在外包装上加上了「固体饮料」的字样来躲避审核。
关键是,这并不是郴州第一次发生“特医奶粉骗局”!
2019年7月,人民日报就曾以《假配方粉怎样流进市场的》为题,报道过湖北宜昌地区的一起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
与此同时,相同的事件也发生在了郴州。2019 年 9 月,倍氨敏就曾经被投诉,因为长沙一男童将其当作配方奶粉日常服用,导致体重下降、查处佝偻病。
2020年3月,有十几位家长在“问政湖南”上发表联名信,称:
2019年郴州发生一起“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因为郴州儿童医院向患儿推销奶粉所致,这次联名信所指的产品是医生在处方中开了一款叫做“舒儿呔”的固体饮料。
在这次联名信举报中,这款固体饮料也被当作“特医奶粉”销售给牛奶过敏体制患儿。
没想到,才隔了两个多月,又爆出类似的事件—— 倍氨敏!
熟悉的套路,坑害的却是又一批孩子!!
倍氨敏被爆上热搜后,《新京报》采访“倍氨敏”产品生产方公关经理,该经理表示:
“倍氨敏”产品质量和标签第三方检测都合格。包装清晰标注是固体饮料,没有夸大宣传。
“我们也很郁闷,这就是一款固体饮料,整个事情纯属门店误推、消费者误购。”
“倍氨敏”只是一款用来补充蛋白质的普通食品,只吃“倍氨敏”不吃其他食品肯定不行。
一句话,我们没造假,是门店不行,是家长们眼睛不行,反正不是我们饮料不行。
将责任推的干干净净!
4
销售倍氨敏产品的母婴店店长,在记者暗访时,一开始,信誓旦旦的说:
“这是一款特殊奶粉,我们本来就是卖奶粉的。”
听到有孩子出现症状立马改口:
“这是一款固体饮料,长期吃它是没有营养的。”
这些人为什么敢拿孩子的健康当作儿戏?
当我看到郴州市场监督局对3月“舒儿呔”事件的处罚结果时,我明白了答案:
在“舒儿呔”事件中,郴州市市场监督局要求涉事企业按照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涉事医生停职一年。
退一赔三,停职一年!
这个处罚之低,你品品,仔细品品!
利润收买良知,而违法成本又极低,成为很多罪恶屡禁不止的原因。
就像我们在选品时,有些产品有很多明显的问题,我们跟一些品牌反映我们认为的问题时,他们只会说:可是我们这个利润高啊。
我们在内部讨论时无数次义愤填膺:
难道这些人就没有孩子吗?
难道不能多点敬畏心吗?
难道推荐和售卖这些产品,内心真的过得去吗?
一个社会,有三大底线行业:
一医疗,二教育,三法律。
只要医疗不黑暗堕落,生命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只要教育者心存敬畏,孩子就会拥有发展的希望;
只要法律秉持正义,社会不良现象就能被纠正。
然而,在此次爆出的大头娃娃事件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医者、商家泯灭良心,而相关的法律又过于滞后,根本就是隔靴搔痒!
当法律失去震慑力,如果恶得不到足够的惩治,
那么这些大头娃娃就不会是最后一批;
那么在所有与孩子相关的产业里,以各种形式受害的孩子,会层出不穷。
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一定要选择不原谅,因为原谅,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受害者;
这样的罪恶,只要撕开了一道口子,我们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直到,有改变发生!
还有一句话,我想要提醒所有的家长:
儿童相关的产品(从食物到教育)是造假和虚假宣传的重灾区,我们已经很努力的在帮大家过滤产品了,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是人人都有良心”的时代,在一些重大决策上面,我们必须学会擦亮眼睛,自我保护,自己给自己加一道保险杠。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帝呱呱星球(ID:diguaguaxingqiu)。这里汇聚了传说中的海淀、西城、顺义妈妈,我们因为工作与地域的关系,能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跟大家分享帝都妈妈的育儿新认知和京城新生活。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