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后我明白一件事:娃的天赋,三分靠遗传,七分靠打拼

本文转载自 “憨爸在美国  (ID:hanhanusa)” 2020-5-15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龙生九子,各个不同”,以前我以为这就是一个神话,但是自从我生了两个,不,确切地说,是老婆生了两个后,我才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憨憨和憨妹虽然都是我的基因,但两个人的差异还是挺大。就拿数学来说吧,儿子3岁的时候,对数字就极为敏感,加减法、数字规律这些我就开始慢慢教他了,关键一教他就会。每次辅导娃做练习册,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真的,看见娃一页一页地刷题,心里怎一个爽字了得。

可是轮到辅导女儿,这画风突然就变了。

前些日子辅导女儿做那种数字规律的题目,在一个4×4的方格里找出3个数字的排列规律。

这是一本4岁练习册的题目,虽然女儿3岁,但我想让她试试,毕竟当年哥哥3岁做的时候毫无问题,轻松加easy就搞定了,我想都是亲兄妹,有我的基因加持,女儿应该也没问题。我让女儿盯着看,然后问她,“空格里应该填几啊?”“我不知道”,女儿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很肯定地给我回复。“呃”,我不死心,加了点提示,“再仔细看看呢,这里面就是3、7、9……”

女儿,“我不会!”

我第一次感觉到一阵悲凉,我以为妹妹会跟哥哥一样,但现在看来,女儿对数字的感觉没有哥哥的强!

Part.2
我有点想放弃,要不就暂时别做了,给娃玩涂色吧!女儿对颜色的感觉很好,她喜欢画画和涂色,下面这幅画就是她的画作。想当年她哥哥3岁的时候,却只能画一个圈一个圈的,女儿对颜色的感觉和画笔应用比哥哥好。
我想到女儿最喜欢做的一类游戏,是下面这样的根据数字涂颜色,在一幅图里,不同的数字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题目女儿做得可溜了。
我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一个主意,既然女儿对数字不是很敏感,那么我如果把数字变成颜色呢?于是,我拿出一堆积木,在里面选了3种颜色。
然后让女儿在积木上写数字,每种颜色代表一个数字,比如3是白色,7是红色,9是绿色。
这是最后写完数字的一堆积木。
接下来,我就让女儿按照表格里数字的规律,将对应的积木一一放上去。
最后的表格变成了这样。
这样一摆弄,本来一道通过数字认识规律的题目,转变成了识别颜色规律。而让我惊奇的是,本来对数字有点懵圈的女儿,看到颜色却眼睛一亮,竟然通过颜色顺利摆弄起数字规律来!我把这个过程拍成了一个抖音视频(抖音号:憨爸在美国,有抖音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这里有我引导的全过程,看起来会比较清晰!
 

Part.3
虽然女儿做出来了,但我们并不满足。我希望让女儿能够通过颜色建立起一种对数字的认知。于是我们又把方法简化了一下,这回我们不用积木了,而是直接给数字方框涂上颜色。
这和放积木是一样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对数字的感知会更加明显,对孩子来说,这个数字有了具体的含义——就是代表了一种颜色。有了前面的基础,这回女儿也能轻松搞定!
为了加固女儿的理解,我接着又出了一些题。
用这个颜色方法,女儿都能轻松给出答案。
等做多了后,小丫头脑子里就建立了这种数字和颜色的对应关系,等我后面再出题的时候,即使不涂颜色,她也能将这种数字规律的题目做了出来。
因为在这个时候,数字不再是一个个无意义的符号,而是有了一个具体的含义(比如是颜色),这样孩子理解起来就容易许多。
Part.4
学数学最难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这种对数字的感觉,我们又称为Number Sense(数感),因为数字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孩子往往会比较难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帮孩子将数字和现实中的一些物体建立对应关系,让抽象的数字鲜活起来,这样就能极大地方便孩子对数字的认知,这也是培养数感的关键。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我们辅导孩子的时候要根据她们的特性来量身定做。就像对憨憨来说,他对数字的感觉好,因此不需要涂色就能搞定。而对于憨妹来说,她对颜色的感觉更好,因此利用颜色来帮助她认识数字规律,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我们这些父母往往都看过很多育儿书和文章,但其实书里那些适合别人家孩子的内容,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因为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只有找准孩子们自身特点,并因材施教,才能给她们最好的引导和教育!

 

憨爸: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