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转载自 “梅拾樱(ID:Meishiying666)爱与自由——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2020-5-19
作者:梅拾璎
很多是职场精英,他们有着实用主义者的严谨和纪律性,自控力极强,精明能干,擅于算计;有的还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学以致用”。但孩子在他们手里,除了长身体以外,看不见其他的长进,眼睛呆滞,缺乏趣味,更别提任何形式的学习内驱力。
聊天的时候,他们说到孩子没精神,还抱怨一代不如一代,问我,梅老师,您说孩子是现在生活条件太好了才没有学习动力的吧?当年的自己怎么学习内驱力十足啊?这究竟是怎么啦?
他们怎么都想不到,孩子都是天生爱学习的,是自己这一桶水无意中浇灭孩子多少人生趣味,歼灭了孩子多少可贵的生命动力。这些人往往拥有下面几大灭绝孩子学习动力的法宝。
我早晨喜欢在离家不远的一个文体小公园跑步,周六日,会遇见很多带小孩运动的家长。上个月,遇见一家这样的。
看他们的关系,应该是妈妈、儿子和外公。他们站在篮球场上,妈妈一身职业装,高跟鞋,发型讲究精致,双手抱胸,严肃得像个老资格教练。外公一身运动装,花白头发,很慈祥。儿子八九岁,白白静静,很乖的模样。
我跑第一圈的时候,看见妈妈在跟孩子认真讲解怎么投篮,怎么站立,腿怎样,胳膊上举的角度,男孩和外公都认真听着。
我跑第二圈,看见男孩试投,刚一举手,被妈妈打断,说不对,要这样,重来!男孩再投,又被妈妈打断,角度站得不对,腿伸直……
我跑第三圈,妈妈双手叉腰:“我说的这些要点你怎么每次都记不全,不是这儿错,就是那儿错……”外公都没动,在一边直擦汗,想阻止女儿似乎又不敢,在旁边可怜兮兮地看着外孙,小男孩不知所措,一脸沮丧。
不知道第几圈了,他们三个一前一后走出了篮球场,妈妈阴沉着脸,昂首挺胸,小男孩耷拉着脑袋,缩着肩膀,跟在妈妈后面,外公抱着球,像个老跟班儿。
我远远看着他们的背影,对小男孩心疼得酸楚,恨不得啐那个妈妈一口:“你真能,孩子啥都不如你,就算是个篮球明星的苗子也得被你活活教死,孩子在你手底下要能学出个东西,那太阳得从西边出来。”
唉!真气死我了!不用我再花时间论述这个笨妈妈哪里笨了吧,只要避开像他这样的指手画脚、唯我独尊,哪怕就扔给孩子一个球呢,他也会自动自发运动起来,练习投篮的。
孩子学习一个东西的驱动力是和愉快的体验相伴而生的,你把一点愉快的情绪都不留给他,究竟想要什么呢?
我说一句话,不知咱们大家信不信,钱小雅从小学到高中,钱小能从小学到现在的初中,我从没有主动给他俩买过一本课外练习册。钱小雅的课外练习册是她自己买,她至今都做过多少练习我丝毫不清楚。
钱小能如果让我买课外练习册,我就问:你真的需要额外练习吗?学校发的还不够你做的?他说,不够。我又问,你再想一想,买了你真的会做吗?妈妈怕你浪费钱!直到他认真想了想,说真会做,如果不做完,下次不买了,我才会给他买。
他们俩放了学,只要把学校的作业做完,我基本上是催他们出去玩,除非自己非要在家看课外书。小学时候,吃完晚饭,他们不出去玩,我就带他们下楼,挖空心思地招呼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把我小时候会玩的游戏统统教会,让他们陶醉其中。
所以,这俩孩子从没有厌倦学习过。钱小雅是一直都嗜学如命,总有学习知识的激情。钱小能只要对什么感兴趣,都能像挖井一样,深掘不止,直到挖出水来。
邻居小孩娇娇妈妈前年还看不惯我不温不火的样子,特别骄傲地对我说:“姐,你这样不行,娃不管着不行!我们家娇娇,下午放学后必须先给我做100道奥数,才能做学校作业,做完一本练习,我再给买一本,小孩反正不能闲着。我们刚得了奥数考试三等奖。”
你想看现在的这个孩子吗?我不想说了,反正她妈什么都能提,就是不能提学习,这妈妈跳楼的心都有,这里面的曲折够说大半夜的。
反正,凡是不讲策略,逼着孩子往死里学的,我没看见哪个孩子有旺盛的学习内驱力。
这些年,我听的家长聊天时最多的一句话是: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给他报个班,哪怕学不了多少东西,也比他浪费时间好。
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不在学习学校和培训机构教给的知识,就是在浪费时间——看电影是浪费时间,看课外书是浪费时间,玩更是浪费时间,偶尔发个呆,他们都害怕,这孩子不是有什么心事吧,那眼神怎么像个傻子。
所以,孩子看一本书被数次打断,电影刚看到一半,妈妈进来问,你作业完成没有?想出去踢个球,那你得先把作业做完。人家正发个美好的呆,爸爸说,儿子想啥呢?你为啥在这发呆?
我一开始也见不得钱小能浪费时间,看个美剧打断他,正看着一本小说,我问他作业写完没有……直到他说了好几次:妈妈,求求你,你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呆着,让我一个人干完我的事,别来打扰我。
于是我就豁出去了,把大块的时间都交给他,冷眼旁观,不动声色,决不打扰他,看他能怎么样。
他心满意足地“浪费”完时间后,到我跟前来了,两眼灼灼地告诉我他完整看完一场经典电影的感想,对社会和人性的新认识让我惊奇。下午踢了一个小时足球后,晚上聚精会神地学习。阶段性考试不理想,他开始学着规划自己的时间,怕手机影响自己,就把手机放在客厅,或者干脆交给爸爸带走。哪方面感觉有差距了,他会想方设法地请教同学,多加练习,或者上网查阅。虽说至今没能成为一个学霸,可他学习内驱力却很强。
孩子,他就是在”浪费时间“里学会规划时间的,也正是在独立完整地自我空间里感受到自我,在完整的精神世界里跋山涉水、建立自我,从而完成内在精神和身体的和谐,成就一个人一辈子最宝贵的自我统一性的。
家长看似把孩子的时间填充得满满当当、密不透风,他却总不会动脑子规划时间,掌控自己,像个木偶一样,别人不操控就不会自己活动,那个内驱力从哪里生长呢?
梅拾璎:钱小雅和钱小能的妈妈。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纸媒专栏作者,简书签约作者,自然主义教育实践者。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