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字详解牛津树到底该怎么读(下)

本文来转载自 “鲁智深闯海淀(ID:andrew-haidian)” 2020-8-12

作者: P姐

在上篇我写到了读牛津树的第一阶段——泛读阶段。7000字详解牛津树到底该怎么读(上)

在今年二月份,安德鲁不到三岁半的时候,我泛读完了牛9,同步的RAZ读到了h,科普还有其他绘本也读了大把,这时候我开始想了,是接着往更难了读呢?还是慢下来,攻克一下自读呢?

正好赶上了疫情,时间变得非常充裕,积累也差不多了,所以,我果断的选择了后者,也就正式进入了第二阶段——精读和自读阶段。(同步依然会接着往下读raz以及其他绘本)。

先来说精读。

为什么要精读呢?

在此之前,不管是分级还是其他绘本,我都以泛读为主。

我自己也会反思,会不会太囫囵吞枣了,只追求了进度,忽略了除了故事情节之外,还能从书里获取的东西呢?

既然已经有了这种想法,那就不妨行动起来,正好那段时间,也想要为从我这买了牛津树的仙女们做些什么,于是同步就有了牛津树精读专栏。


整体精读的思路是什么?我打算通过精读锻炼娃的哪些能力呢?

第一,看图说话的能力。

低阶(牛1-牛3)的书字都非常少,尤其是一阶,字是表达不出画面上丰富的内容的。所以,就跟娃一起去观察画面的细节,再叙述出来,这样不仅故事丰满了,娃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对相关知识的拓展。

我的每一个精读,最后都会附上1-2本拓展书目,有故事类的,有科普类的,比如讲孵蛋的,相应的科普书也是关于孵蛋的;讲打嗝的,相应的科普书也是关于打嗝的。

我喜欢从一个点去发散,把知识网,阅读量慢慢做大。

而到了牛5,有了魔法钥匙之后,很多故事是有历史,国家背景的,这个时候去找相关的知识拓展,那更是顺理成章,而这套书也就发挥出了最大的价值。

第三,对文章的理解和顺序记忆力。

从牛2的精读开始,我增加了一部分,就是在读完整本书之后,合上书,对整体的故事情节进行一些提问,在这个过程中,让娃去有序的回顾故事情节,这本身也是锻炼思维的一部分。

第四,对文章的预测能力和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牛津树的扉页会带着一些问题,基本每本书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你看着封面,猜测下,这本书的故事是讲什么的?这其实就是放飞想象,让娃去预测故事;

而牛津树的故事又很生活化,所以又会有这样的提问: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类似的事情么?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么?请说出你的故事。这不仅能够锻炼娃的表达,也是让娃把故事和现实生活做个连接,这可是未来能把阅读理解题做好的基础哦~

精读要全英文么?娃听不懂怎么办?

我目前做的精读是全英文的,也放了中文的翻译。

但我实际给他讲的时候,是中英混用的,比如先说英文,他理解了就过,他没理解就用中文解释一下。

而他的回答,在自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基础的句子是可以说出来的,只不过他的第一反应还是中文作答。所以,我会引导他用英文作答。

怎么引导呢?比如我问出问题之后,紧接着会说出答案的上半句,“it is。。。(拖长音)”,这就是在提醒他,转换一下语言哦。如果碰到某个单词,他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我也是先发个提示音,比如gorilla想不起来了,我就在一边“g g g gori gori”,慢慢唤醒他的记忆。

总之,用英文,还是中文,还是中英混用,都要以娃理解了为基础。因为,精读本身的首要目的是提升阅读的能力,而不是英语的能力。

再来说自读

如何利用牛津树来学自拼呢?

牛津树自拼系列里有36本自拼规则的书。

这些书的设计理念跟一般的自拼教材不太一样,一般的自拼教材会分成字母音,短元音,长元音,辅音组合等等,而这套书你猛地一看,看不出什么规律。

因为它是跟级别对应的,思路就是你学完一级别的自拼规律,你就用一级别的书去巩固,去自读;熟练之后,你再学二级别的自拼规律,再用二级别的书去巩固,去自读,以此类推。

而不是把自拼规则全都学完,再练自读。

拿一级别举例,6本规则书,基本都是字母音,涉及到的单词还是很多的。

我就会让他一遍一遍的读,比如p,p,pan;p,p,pot。

而在这个过程中,书的设计会让你在记忆字母音的同时练习blend,就是把单字拼读出单词,比如t-a-p tap。

blend这步是个坎,如果娃就是不理解,可以借助app或者动画片,用更生动的方式去帮助他理解,具体有哪些app和动画片呢,参照这两篇文章:

这些学字母和拼读的好用app,我还真有点舍不得掏出来!

有了这些自然拼读动画片,能不能实现躺赢?!

等字母音都记清楚了,就可以拿出一级别的书了,你可以按照先自拼系列,再拓展系列的顺序来读。

然后你就会发现,牛津树设计的真的非常非常适合练自读。因为不管是自拼系列还是拓展系列,单词都非常符合自拼规律,重复度还高,娃读起来也更容易有信心,而在这个过程中,高频词不用特意学就会了,因为确实出现的太高频了。。。

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牛津树的书扉页,和书背面,都会写的很清楚,这一本书哪些单词是娃应该能拼出来的,哪些单词又是有些难度需要家长帮助的。

如果想让娃自读的更顺利些,可以在读之前,先把这些单词写在纸上,让娃去拼,等熟悉了再读书,这样的话,娃都熟悉了,读的也会更顺利。

自拼规则的L2和L3,也就是前18本,都是单个规则的介绍。

L4有两本复习之前所学规则的书,剩下4本都是总结的同音不同形。

而L5,一共12本,是更丰富的同音不同形和同形不同音,这是自拼中最难的部分,也没有其他书总结的像牛津树这么好。

缺点就是难,所以,我的方法是结合字卡,碰到哪个规则了,就去字卡里找到相应的,也找到牛津树里相应的书,进行学习和巩固,具体可以参考这篇:

海淀妈的自然拼读终极攻略,一文在手,自拼我有!

你也可以选择一些练习册来搭配练习,参考这篇:

两岁娃就要开刷自然拼读?别闹!

自读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障碍呢?

第一,读的超级慢。

解药:忍!

真的没别的办法,读的慢也不是娃故意的,他也在很努力的燃烧大脑了。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多等等他,速度会慢。。慢。。。慢。。慢变快的。

前期还可以边读边帮他画出音节,降低他拼的难度。

第二,总看图,不看字。

解药:等!

现在他看图的时候,我就顺势精读。感觉看的也差不多了,我就点一下字,“看这里,来,读”,把他的目光吸到字上。

在前期自读的时候,老母们也是要注意观察下娃的目光(或者要求他手指指着读),确保他的眼神是落在字上的。

第三,不爱读。

解药:勾搭!

关于这一点,我也能理解。毕竟是烧脑的东西,就连我自己,如果知道要写的是一篇特别费脑的文章,或者要干的是一件特别费脑的事情,都要浑身上下的拒绝半天,有时候不得不吃一袋泡面压压惊,才能有力气去行动。

所以,自读的时间我都放在前面,他精神特别饱满的时候,不能等他都累了再开始。而且大部分时候是我给他读一本别的,再让他自读一本,或者我读两本,他读两本。

读的过程中,彩虹屁吹起来,让他保持在一个快乐的状态。有的时候,实在读不下去了,我就让他模仿图里孩子的动作和表情。读完句子——模仿动作表情——模仿过程中再说出句子,也能给他回回血。

自读的起步阶段,应该是英语启蒙中最难的关了,闯过去了,就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太平盛世,又要说那句俗话了,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家自读的进度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每天自读2-3本,每本会循环着读上3-5遍(不是一次性读3-5遍,是每天读1遍,分不同天循环),自读前我会先给他精读一遍。

最后读到的状态就是,这本书,自己能够完全独立拼读下来。

目前进展到了L2,进度很慢,但是自读初期阶段,扎实为主。我相信基础打好了,以后会很快的。

英语渣妈妈怎么办呢?

说句特别扎心的话,因为我不是英语渣,所以肯定没法对英语渣妈妈的忧愁感同身受,我也只能灌灌鸡汤。

加油!冲鸭!我的英语渣朋友会跟着音频自己读熟,再给娃读,学习的热情要是让初高中英语老师看见了,绝对是要蹦起来的,“当年咋不见你这么努力!”

如果时间精力有限的,那就多借助工具,点读笔,翻译笔,我的精读作业直接照搬,方法总是比困难多。

这就是目前,我们家读牛津树的全部路线了,我期待他能呱呱呱读牛9的那一天,到时候我一定来晒视频~~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