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两娃不同的“鸡”英语路线,方法和工具都在这了

本文来转载自 “海淀花生妈妈 (ID:Amber201606)” 2020-8-20

比起花生,我外甥小布丁的英语启蒙更早。他3岁正式学英语,花生是6岁上小学。

主要赖我,犯了一个学霸经常犯的错误,我英语专业八级,所以觉得英语好学呀,有点轻敌,没一早启蒙。

但是我家这两个孩子,倒是给出了英语学习的两条路径,同样0基础起步,然而起步年龄不同,所以也要区别对待。

我把这两种鸡娃一个是叫做理想型,一个是补救型,希望能给不同家庭提供一点借鉴。

1

先讲讲以花生同学为代表的补救型。

大概讲一下,海淀区是一年级学英语,然而公立学校嘛,英语教的简单是通病,学校里应付一下完全没问题,基本也都是满分。

然而读写还凑合,听说差点事,所以二年级开始,给他报了一个线下课,其实是上美国学校的课程。

这个课程也满佛系的,上课又蹦又跳,课间还能看动画片,圣诞节和万圣节都有活动,很好玩。

但是英语能力感觉提升得不够明显,一方面和佛系有关,另一方面就是太低频了,一周也就两次,一次两个小时,后来因为和学校俱乐部活动有冲突,更是减少到了一次。

其实,语言学习要求的是高频,时长倒是可以缩短,比如说,同样是一周两个小时的英语时间,2X1小时的效果就不如4X30分钟。

到了三年级就没再给花生续报线下课,给他报了个线上网课。

那个网课比较便宜,听说为主,还有电子读写资料,可以预习复习,一次25分钟,每天只要有时间就上,一周基本能保证5次以上。

那时候网课选择不多,现在有很多更好的网课,所以我也不推荐了。

这样到了小升初,花生的听说就还不错了,在小升初英语面试中,口语就挺流利的。

进了六小强以后,去年暑假,代表学校去和国外友校交流,他还挺能和对方聊的。在学校里还得了两次听力比赛奖。

再讲讲读写。

到了四下,给花生准备小升初,看了看六小强的英语真题,又觉得他的阅读和词汇量还是不够,于是又报了学而思英语的小升初班。

当时学而思讲了很多语法——现在小学里都不怎么讲语法,都是凭语感。

但是我觉得,对于非原版娃,光凭语感是不够的,语法还是要学,不然阅读和写作要深入下去,语法就成了阻碍。

阅读有时会出现长难句,意思理解就会有偏差;

写作更是准确性欠缺;特别是在冠词使用上,总是丢三落四;

还有单三、主谓一致这种,口语上也会显示出来。

虽然都是小毛病也不影响理解,但是孩子英语水平好不好,就体现在这些准确度方面。

学而思的小升初班,对于英语的语法要求还挺高的,定语从句、虚拟语气等稍高阶的句型都出现了。

我也买了语法书配套看一下,外文出版社的无敌语法不错,我们这本是初中版的,也有小学版的。

六小强小升初考试有科技文,所以也找了很多小升初或中考阅读材料。

倒是没有特地去背很多单词,但是阅读量和语法上去了,很多单词也混了个脸熟,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

这和海淀区学校的要求也有点关系,寒暑假作业基本是看原版片和原版书,关于阅读书目,我以后会另外写文介绍。

还好六小强对英语要求没数学那么高,英语考试的占比也不大,所以也就应付了过来。

所以说,补救型英语学习,虽然学得没那么地道,和原版娃没法比,但中国式应试以及要求没这么高的交流场合,还是可以应付过来。

2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还是走小布丁的理想型路线,毕竟补救是没办法的事情。

小布丁英语是3岁正式开始学的,虽然不够早,但3岁前进行了大量听力输入训练,所以基本是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

听:

0-3岁是娃的模仿敏感期,在敏感期内进行输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布丁也一直在磨耳朵来着,早期是英文儿歌和童谣,这方面有不少免费资源,比如喜马拉雅上的:

142首慢速英文儿歌;

宝宝趣味磨耳朵慢速英文儿歌;

我的第一本英文歌谣;

鹅妈妈童谣;

宝宝巴士英文儿歌。

…… ……

说+读:

小布丁的说和读基本是一起进行的。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可以进行卡片或实物教学。

这和汉语学说话是一样的,比如吃水果指着苹果、梨,到动物园指着动物说狮子、猴子什么的。

小布丁食物类的词汇量很大,因为他从小出去旅行得比较多,都是吃吃喝喝中学到的。

前期有听力词汇量的积累,到了3岁学习自然拼读也比较自然。

小布丁用的自然拼读材料是《牛津自然拼读》(《Oxford phonics world》)。

全套分5个级别,每个级别有两本书,一本是Phonic student book——学生用书,另一本是Phonics workbook——练习册。

这套书比较系统,层层递进。

除了音频,还配有配套的学习游戏软件,包含了单词听读、单词书写、单词辩音、 故事、歌曲、游戏等等,算是比较全面的,也适合0基础入手。

另外他还有一套《我的第一套自然拼读故事书》(《Now I am reading》),从易到难分了8阶段,每个阶段包括10个小故事。

这套书不能像前面牛津自然拼读作为教材,可以作为配套的阅读书,会比较有趣味,也加入了高频词,可以边阅读边学高频词,同时巩固自然拼读。

英语口语课,先线下再线上。

3岁时小布丁第一次上英语外教网课,效果不大好,老师问什么,小布丁完全不张口,有点尴尬。

其实网课一开始一对二或一对四会更好点,至少不会出现冷场的局面,还有一定的同伴压力,会让小朋友发言更踊跃一点。

不过这也因人而异,小布丁后来英语好一些,上网课更喜欢一对一;

而有些孩子就不喜欢一对一,反而喜欢一对多,因为这样老师注意力不会全放在自己身上,不用那么紧张。

这时妹妹就把网课暂停了,先让布丁上一个小班的线下课,和花生小时候上的差不多,反正就算玩了。

同时还请了个一对一老师,是中国人,每周来家里两次。

这样学了一年,有了不错的对话基础,到了4岁再上外教网课,就能和老师有来有往,效果也就好了。

分级阅读要跟上。

小布丁的分级阅读基本是和自然拼读同步的,这样能扩大阅读量,从而带动认字量和词汇量。

分级阅读选的是RAZ 和牛津阅读树。

这两套书可以说很好互补的,RAZ简单一点,可以作为教材精读,牛津树稍有点难度,可以作为兴趣类泛读。

RAZ对于0基础的孩子更友好,而且是非虚构阅读,可以和像牛津树这样的虚构阅读做组合。


(目前RAZ在国内的正版只有学而思出的)

分级阅读的材料有很多,也有些家长选择了其他的,网上流行这这么一张图,说的基本符合实际。


(图片来自网络)

听读需要需要循序渐进。

以上说的这些分级阅读也各有配套的音频,小布丁就可以跟着这些音频学说更多的句子,而不仅仅是单词。

听读有以下方法,需要循序渐进。

听一句,读一句。

听一段,读一段。

听完一段,按照文字自己读——这时要有一定的认字基础了。

听完一段,按照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可以从句、段起步,直到能复述全篇,对于孩子记忆和口语要求比较高。

为了孩子的兴趣考虑,启蒙初期不要单纯地背单词,也不要背书,(背单词一般要小学才开始),而是结合实物、图片、儿歌、绘本、动画片能听懂和认识单词就可以。

一开始孩子英语表达能力较弱的时候,也可以中英文结合,然后逐步过渡到用全英文复述。

配合分级阅读下来,小布丁网课也越来越能说了。网课升级后,也有配套的读物,也可以进行听读和阅读。

(小布丁在外面旅行时仍然会每天在宾馆学习)

因为小时候听力输入多,小布丁的发音还是很标准的。

写:

一般来说,美国幼儿园要求孩子在6岁前能认识26个字母的大小写,并且可以照着描出来(不是独立地写)。上小学后,才开始学习写字母。

其实,我们这里教孩子字母,也可以按照美国学校的这个进度。

小布丁差不多是5-6岁会写单词,到了一年级,基本就能写上几句话的英文作文了。


(小布丁的英语作文)

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总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鸡娃也是如此。

孩子有不同的强弱项,家长对孩子也有不同的定位和目标,也不可能哪门学科都很理想。

所以家长鸡娃,能按照理想状况固然极好;万一没能做到的,也不用太过着急,只要意识到了,就及时补救。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补,总比不补强很多。

文章来源:海淀花生妈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