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们最好奇的是,安德鲁的时间管理

本文来转载自 “鲁智深闯海淀(ID:andrew-haidian)” 2020-8-24

作者: P姐

首先,要提醒大家,今天你不会看到“啪唧”一张完整的时间表格。

为啥呢?因为这个表格会随着时间,阶段,我的状态,娃的状态,家里有没有其他幺蛾子等各种情况而变化,我要是真扔出来一张完美的时间表,那才是真真的忽悠你们。

不过,不要失望,今天我要聊的是,安德鲁时间管理的几大重要原则,可比什么虚空的时间表有价值千倍万倍。

我们开始。

问问自己: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

或许有些娃在跟“认字”做殊死搏斗,或者有些娃在攀登“计算”的高峰,又或者有些娃沉迷于发明创造,立志当下一个小谢尔顿。

不管答案是什么,我的原则是:第一,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黄金的时间。

如果这件事不是那么耗时,但会耗脑力,我就把它往前放,选娃精力最好的时候;

如果这件事很耗时,那就把它放在一块完整的,最好固定的时间段里,让娃形成习惯。

而在我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阅读。从安德鲁不到2岁,到现在快4岁,这个答案还没有变过。

所以,我已经养成了个习惯,下班回到家,洗手,消毒,换衣服,然后到书架前选今天要读的书。中文英文基本一半一半,虚构类非虚构类的也基本一半一半,再给安德鲁留出几本自选的空间。

开始自读之后,我会把要自读的书安排在最前面,在他大脑血量还充足的时候。

原则二,不管有多忙,最重要的事都要每天坚持。

我们的阅读时间基本保持在1-2个小时,疫情期间,他不用上幼儿园,我就中午回家读小一个小时,晚上再来小一个小时;等幼儿园开学了,时间会变得紧张,但也会保证晚上的1个小时阅读,关键在于坚持。

有时候周末出去玩,回来累成狗,还是会读,哪怕只读一本,自读一本。

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为了养成一种习惯。现在我们拿起书,不管什么书,都会特别开心的听我给他讲,不用花心思勾搭,也不用讲条件拉大锯扯大锯,这就是养成习惯的好处,节省了很多时间。

又省眼又省妈,听啊

听的好处,我都叨叨烂了。

英语,自不必说,从小我们就知道听说读写,语言学习,听是一种必须的输入方式。

大语文,用听也很有效。什么古诗,成语,历史,自己没搞明白怎么讲没关系,先听起来再说。

安德鲁目前的安排,上午听一个小时英语:raz+佩奇,中午半个小时古诗,下午半个小时英语半个小时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过一阵幼儿园开学了,就改成上学放学的路上听,啥也不耽误。

至于好处,我拿古诗举例。

古诗本来就是韵律性的语言,反复听一定会耳熟。等安德鲁已经听的留下了些模糊印象,我再拿出古诗动画,或者古诗书,给他讲讲意思,再反复念叨上几遍,让他跟着读两遍,我说前几个字让他接后几个字,很快就背下来了。

成语故事和历史故事,我也打算听先行,不管能听进去多少,只要听了一定会留下些印象,之后再讲,会轻松很多。

玩玩具,我们是认真的

一说鸡娃,就总会有人酸,哎呦喂,这么小就鸡这么狠,娃的快乐呢?!

真是误会了,这事真不用你操心,我们快乐着呢。玩玩具至少占据了我们晚上的一半时间。

如果你问我,快四岁的安德鲁,做数学练习册和玩玩具哪个更重要,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玩玩具。

只不过,我们不是自己傻玩,都是我或/和他爹陪着玩的。玩着玩着,乐高,磁力片,拼图,桌游,画画等等等等都变成了鸡娃神器。

举个小例子,比如在数学练习册上碰到立体图形的题,怎么讲都不会,我还会跟他继续死磕么?

不会,我会一个急转弯转战磁力片,在玩中去感受平面和立体的区别,各种立体图形到底长啥样,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什么意思。

也因为这些玩具玩的多,安德鲁碰到几何形状相关的题,都过的特别快。磨刀不误砍柴工。

(下周上磁力片玩法,敬请期待)

运动时间,不能被压缩

我好像很少聊运动的内容,因为我自己是个体育渣渣,但安德鲁的运动能力一直不错。

他爹也经常因为这点沾沾自喜,认为是自己的基因占据了主导。。。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出不了门,他爹给他自己和安德鲁买了轮滑鞋,两人在家滑,把轮滑学会了;

疫情好转了,我和他爹上班,我妈上岗带娃,每天最重要的两任务:第一,带出去玩,第二,教认字;

因为疫情,好多体育老师开始下社区,曲线救国,我给安德鲁搞了个篮球课,每周两节,每次一个小时,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老师练他,一个小时之后,变化如下图👇

而我们上的公立幼儿园,每天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两个时段的户外时间,安排非常合理;

到了周末,我们都会找各种公园去溜。所以,每次周末过完,我都如下图👇

没有好身体,其他都白扯,运动时间是坚决不会压缩的。

比收资源更重要的是断舍离

我经常会发干货类的文章,每次发,我担心的不是你们不看,而是你们看不完。

资源爆炸时代,缺的不是资源,是断舍离的勇气。

我在我家就充当了个人肉过滤器的角色,把最适合安德鲁的资源挑出来,其他的拜了个拜。

我写干货文章的时候,也会尽力写清楚。比如,列举古诗书,我会给各种书打分,最高五颗星,把我最喜欢的几套告诉你;

我写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因为我都研究了,但研究之后的结论是,不适合现在的安德鲁,所以暂时不考虑了。

我写各种分级阅读,也会说哪些是安德鲁在读的,哪些是太类似,不打算读了的。

但因为每家审美都不一样,所以我都会写出来,供你们自己选择。如果你们不读完文章,就会错过我断舍离的部分。

所以,真的,我文章写的都不长,如果打开就读完,别错过重要的部分。

把地基打牢

有时候我们听说了,xx家娃读了xx本书了,xx家娃都会乘除法了,难免会焦虑,人之常情。

那我要说的是什么呢?如果你家娃还处在一个“读书或者做其他某件事之前,先要扯皮半小时,心理建设半小时”的状态,我劝你,不要急,慢下来,先把良好的习惯建立起来。

大家总是关注光辉,忽略光辉背后的脚踏实地,其实那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不喜欢英文阅读?那就去选娃喜欢的主题,找到匹配娃能力的书,每天固定时间,先两本,就两本,慢慢读起来,品起来,兴趣习惯建立起来,等娃接受了,再慢慢加量。

开始当然会慢,但地基扎稳了,习惯建立了,快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安德鲁目前就在一个很配合的状态里,有限的时间都能有效的利用起来,甚至很多碎片时间也能丰富起来。

比如,古诗,我们就在睡前,有时候书都不拿的背几首,背的过程中,他会问我这句是什么意思,那句是什么意思,我就给他讲一遍;再或者,出去玩的时候,碰到了科普里讲过的东西,我们就一起探讨起来,回家再找到相应的书看一看,印象就更深刻了。

平时每天晚上,他也会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他自己想玩啥玩啥,找到我了,我就互动一下;不找我,我就享受美好的孤独时光,表情如下👇

时间管理大师的独家原则讲述完毕,写完之后发现,每条都可以展开写出一篇。。。要命啊!赞赞点起来,让我看看你们有没有看展开文的需求~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