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班“鄙视链”顶端,竟然是不上课外班!

本文来转载自 “海淀花生妈妈 (ID:Amber201606)” 2020-10-29

上一篇《语数英政物史地生化音体美,我们普通家庭怎么拼呀?》写到我们普通家庭如果掌握3个重点,还是可以拼得起的,其中一点就是学科规划。

而在学科规划中,我提到这样一个策略:

在小学提前结束英语战斗,到中学把时间腾出来搞其他科目,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有妈妈给我留言:

这是一个很正常也是是很普遍的反应,一般说到要攻克某个学科,家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找个好机构、挑个好课外班报名。

课外班是挺重要的,我在新书《上岸》里提到:课外班的本质是外包,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外包的社会,家长如果没时间、没精力亦或不够专业,外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图片来自我的新书《上岸》第99-100页)


课外培训机构可以分三六九等,各种项目的能力水平也能分出高中低层次,比如学而思培优,从低到高有敏学、勤思和创新,跆拳道也分白黄绿蓝红黑……

然而,这不代表高一级的就要鄙视低一级的,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0基础,总归要慢慢从低学到高;还有就是家庭目标不同,孩子强弱项也不同,没必要都追求高端班。

经常有家长问我,学霸是不是都会去考学而思创新班(或者其他机构同等班型)?

这时,我会反问家长三个问题:

你准备让孩子参加奥数竞赛吗?

小升初是不是需要奥数证书?

课内数学对孩子是不是太容易了,孩子想学更多更难?

如果答案都是“不”,我就会建议:其实上勤思班足够了,勤思班的目标是数学课内成绩超过95分。而创新班,不仅仅是提前学,更是超纲学,百分之八十的内容和升学应试没有直接关系。

至于学而思创新班的难度,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学而思的《思维创新大通关》,在牛娃圈俗称“大白本”,是奥数竞赛必刷教材,考学而思创新班,刷完这套,基本也就能进去了。


小布丁身边有几个学霸同学就进了创新班,布丁妈妈看到心里痒痒的,也跃跃欲试,于是买了“大白本”的第一本(一年级),拿到后兴致勃勃地翻开第一页,看到了第1题:

没数清到底有几个0几个1,她就默默地把这本书合上了。

从此,她再没提过让布丁考创新班……

 

2

学科课外班,说说鄙视链也就罢了,创新班孩子的智商和能力足以碾杀大多数家长——三年级的题,80%的普通家长就做不出了。但是,兴趣类课外班还流行鄙视链,就让我有点看不懂了。

比如说,运动类课外班鄙视链:

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棒球/美式橄榄球>花滑>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

再比如说,音乐类课外班鄙视链:

管风琴>竖琴>大提琴>小提琴>长笛>萨克斯>架子鼓>钢琴

这个“鄙视”的标准是什么呢?据说是“贵”和“稀缺”,然而在我看来,是“麻烦”,搞起来最麻烦的项目才能排到鄙视链顶端。

对我们这样普通的家庭,我倒觉得,处于鄙视链底端的跑步,倒是一个好运动:穿上跑鞋,开门拔腿就能跑。如果跑步都不能坚持,其他还有啥能坚持下来的?那干嘛非得舍近求远、弃简就繁呢?

当然,鄙视链顶端的项目,体现了一个家长要克服金钱、时间和空间的万难,陪着孩子培养兴趣的决心。我这样的普通人,妄加评论反而显得“酸葡萄”……


(电视剧《三十而已》剧照)

只是,后来我碰到几个有实力的朋友,向他们调研,是否了解这种“鄙视链”?他们都很奇怪:选择兴趣班,难道不是按照孩子的兴趣或特长来的吗?

而且,不像一些中产家庭,他们孩子的兴趣班反而很少。因为,他们请的往往是私教!

所以,在有钱人的世界里,兴趣班鄙视链,其实反倒不存在。

3

再回到学科课外班,我发现,除了一些致力于竞赛的牛娃,还有一个占比不小的学霸群体,他们居然也不大上课外班!

而且,他们连“私教”——一对一家教,都不请!

这个群体,从北京到上海,从杭州到广深都大有人在,小学阶段基本语数英满分或接近满分,到了小学高年级甚至中学还学有余力,真的是非常省钱高效了!

唉!弄了半天,不上课外班,才是课外班鄙视链的顶端呀!

(花生和布丁小时候,那时,花生是不上课外班的普娃,布丁是上课外班的学霸,都不算是顶尖学霸)

那没有课外班,他们是如何成为学霸的?

我和一些“不上课外班学霸”的家长聊了聊,大致总结出三条:

1. 按照国内中考的难度(这些家长,从小学一年级甚至更早,就会根据当地中考的情况来设定目标),把课内和课本上的知识都掌握好、理解透就足够了!

2. 数学题要刷,但是,比刷题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要从一道题类推到一类题,总结规律,整理思路,这才最有效!

3. 语文和英语学习,比上课外班更重要的是,孩子从小进行大量课外阅读。阅读不仅能提升语文和英语成绩,更能加深对其他科目理解,给几乎所有科目提分,并且能孩子更有后劲,学有余力。

当然,这样说说是很容易,做到却不容易,特别是第1第2条。

我分享过花生从一个生物“学渣”到中考生物满分的历程。他学校生物老师是个名师,告诉花生说看课本就够了,把书读透胜过大量刷题。但是一开始我们没能参透老师的话,到了中考才明白,名师就是名师,真是至理名言呀!

把课本读透,刷1道题顶10道题甚至100道题,其实考察的是:家长或孩子能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把薄薄的课本读成百科全书,从一道题提炼出一类题的方法论。这个要求其实蛮高的,今后我也会分享更多具体方法。

如果实在到达不了这个功力,报课外班也是一个好选择,毕竟,一些高水平的机构或老师会帮助孩子整理并总结题型,训练他们的思路,提升应试能力。

而第3点做法,就比较容易让我们普通家长模仿。虽然是老生常谈,“阅读很重要”这个道理也人人都懂,实践起来却千差万别,最大的差距就在“执行”这两个字上。


(我带花生到苏州旅游时,他在诚品书店看书)

简单说说那些不上课外班的学霸是怎么做的。

语文

不光有虚构类阅读(童话、神话、小说等),也有大语文相关比如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等非虚构阅读,在一二年级每年课外阅读就能轻松突破100万字(低年级段语文大纲要求是5万字,到五六年级才是每年50万字)。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吹吹牛,我们家不止花生和小布丁,我小时候的阅读量也能每年超过100万字。那时家里童书很少,六年级前,我就把书架上大人的书也全看了,还每周去图书馆借书……

英语

学霸一般会从小刷优秀的原版分级阅读,一般一套还不够,标配常常是牛津树自然拼读+RAZ,有的高效的甚至同时刷三套、四套,再配合这些分级阅读的音频或APP练习听、说和写……

我以前说过,布丁刷的分级阅读,也是RAZ+牛津树自然拼读,虽然数量比不上那些顶级学霸,但是水平已经不错了。


(小布丁家里满满一箱的《牛津树自然拼读》分级阅读)

正因为如此,我才会持续整理和推荐优质书单,毕竟,阅读这件事,开卷有益,多多益善。

虽然我们娃比不上站在课外班鄙视链顶端的学霸,但是至少,我们娃能爬到阅读鄙视链的顶端吧!

其实,“鄙视链”这个说法很不好,每个孩子都要因材施教,每种类型的课外班也分不出优劣,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把这句话改为成:

让我们带着孩子努力攀登阅读这个山峰,做到:高高山顶立,一览众山小。

文章来源:海淀花生妈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