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要不要学奥数?

本文转载自 “豆妈笔记 (ID:gh_c2a9e59a2b95)” 2021-3-11

最近,一篇“院士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的微博上了热搜。我去看了下,现在的阅读量已经超过10亿,讨论超过5万。

“我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奥数只是极少数孩子去学的。的确是有一些非常有天赋,对数学非常热爱的孩子,这些孩子才应该去学奥数。大部分普通的孩子我觉得不应该去学奥数。”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袁亚湘院士说。

说到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的理由,袁院士提到了三点:第一是因为奥数不适合大范围的每个孩子都学;第二,如果对数学不是特别喜好的孩子,学奥数很可能把他的学习兴趣搞没了;第三对普通孩子来讲也没必要去学那些怪怪的,非常奇特的一些技巧。

袁院士说的很中肯。奥数的选拔性大于教育性,它是把那些真正喜欢数学、又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挑选出来了,但是普通孩子在这个过程里可能是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不过,这也并不妨碍很多家长一边认同,一边继续带孩子学奥数。

那么,孩子到底要不要学奥数呢?

这个话题在我们交流群里也被数次提起,我就来写一些自己的想法吧。

1

要不要学奥数

首先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学奥数

大家在群里问,“孩子上学了要不要学奥数”“要不要报奥数培训班”的时候,通常我回答的第一句话是:看你的目的和需要啦。

这并不是敷衍的回答,而是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一定不是从外部获得的,而是沉下心来自己思考得来。想清楚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奥数,不仅可以回答要不要学奥数这个问题本身,实际上也解开了决定学奥数之后的一系列困惑:孩子的奥数学到什么程度、准备花多少时间精力在奥数学习上、用什么方式学习奥数。

在升学新政以前,择校需要看奥数成绩。那个时候学奥数、参加奥数竞赛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为了升学择校,孩子们只有进入这个体系,才有可能被“看见”。这是一个足够强大的理由。即使我们对机构教奥数的方法有些许不满,但在择校机会面前也都纷纷妥协,不会有太多纠结。

不过,现在小升初政策变化,奥数在升学择校中不那么重要了,我们就需要重新想一想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奥数。

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就能想明白的问题,因为我们对奥数的需求可能不止一个原因:

比如最朴素的初衷,希望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数学思维;

比如希望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遇到难题敢于尝试、勇于挑战,愿意对着一个问题思考很久;

也可能是择校思维的延续,升学分班需要;

或者是出于焦虑的情绪,身边的孩子都学了,我们不学肯定会落后;

或者是学校老师建议学的;

又或者单纯是休息天想找个地方托管孩子,自己多2-3个小时自由时间,至于学成什么样并不重要,学到多少是多少;

……

想让孩子学奥数的原因可能是多维的。我觉得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让孩子学奥数的原因有哪些,哪一个又是最重要的。

2

学习奥数的利与弊

学习奥数一定是有利有弊的,如果全是好处没有坏处,也就不会有“要不要让孩子学奥数”这样的灵魂拷问了。

以上写到或没写到的、我们对奥数需求的原因,都可以看做学习奥数的好处。那么学习奥数有哪些弊端呢?

说说我想到的一些。

首先,奥数如果要出成绩,一定会伴随大量的训练和时间消耗。这里的出成绩不仅仅是竞赛成绩,还泛指升入机构的高端班。孩子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要进行训练,做的题要比别人多很多倍,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熟练度。

这样带来的问题,一方面,要处理好灵活性和熟练度之间微妙的平衡,如果处理不好,孩子的思维反而会僵化,陷入一些套路或者技巧性的东西;另一方面,时间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于奥数训练的话,势必没办法再用来运动、阅读、学习其他科目或发展其他兴趣爱好,这也是一种成本。

其次,是文章之前提到的,奥数的选拔性大于教育性。在奥数体系里,不管是小学奥数还是中学以后的奥数,都是把那些真正喜欢数学、又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挑选出来了,但是普通孩子在这个过程里可能是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会有一些不好的体验,比如袁院士提到的“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搞没了”。

 

第三个弊端和奥数本身无关,而和教奥数的方法有关。

现在培训市场上很多奥数机构都非常追求教学进度。因为要进度、要效率,教学的时候就只能压缩孩子的思考时间,一道题目给几分钟时间思考,想不出来就直接把解题方法教给孩子。这样做的话,表面看孩子确实是会了,也理解解题背后的逻辑,好像是花了最少的时间学会了最多的方法、会解最多的题,但这样追求效率的背后,孩子的思维品质也被破坏了。

我听一位大学老师讲过一件事。他在业余时间给一些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上课,几次之后,他发现好几个上过奥数培训班的孩子对问题都不求甚解。可能是在奥数班学过解题方法,这些孩子都能做对题目,但再深入追问一些问题,他们就不会了。不会也没关系,让这位大学老师大跌眼镜的是,孩子们和他说,老师,我们题目会做就行了,你不用再讲那么多了。

这样急于求成,学习只浮于表面不愿深入的态度,可能也和一些希望通过学习奥数锻炼孩子思维品质的初衷背道而驰吧。

3

答案决定行动

想清楚让孩子学习奥数最重要的目的,权衡一下利弊,我们就会有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不仅可以回答要不要学奥数这个问题本身,对奥数学到什么程度、准备花多少时间精力在奥数学习上、用什么方式学习奥数也会指明方向。

比如,如果学奥数最大的需求是在择校分班中有优势、不想落后身边的同学、确定自己孩子在同届孩子中的大致水平,或者就是休息天想找个地方托管孩子的话,找个大机构学习就是很好的方法。

如果是出于开发数学思维,锻炼孩子的思维品质,也愿意降低对“出成绩”的要求的话,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找一些小众数学机构,不追求大而全的学习,而是对奥数的一些专题进行更深入也更有耐心的探索。

在绝大多数孩子学奥数的时代,选择不学奥数,或者不用主流方法学习奥数,都是更加难的决定。也正因为与众不同的选择更难,沉下心来想清楚学习奥数的目的才更加重要。

 

孩子要不要学奥数这个问题,并没有一定的答案。以上写了一些分析和权衡的思路,具体的答案还得大家自己找到。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从对奥数的需求出发,还有另一个思路,就是从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学奥数出发。

只是孩子适不适合学奥数,大家都知道这个思考的角度对,但实际做决定的时候并不会这样想。就好像院士说的“普通孩子不建议学奥数”,那么什么是普通孩子呢?同样的,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奥数呢?如果想让孩子学奥数的话,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孩子是适合学奥数的。

所以,我才想到从另一个角度,从对奥数的需求出发,来想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启发啦。

当然,如果要问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奥数,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答案,一起写给大家:

1. 课内学习学有余力

2. 对数学感兴趣

3. 性格沉稳不浮躁

奥数是课内学习(不仅包括数学,还包括语文、英语等)学有余力之后的锦上添花,绝不是所谓的校外拔高后对校内的“降维打击”;奥数也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就像画画、搭建、音乐一样,把业余时间花在奥数上是因为喜欢,想学习更多;以及奥数适合性格沉稳不浮躁的孩子学习,如果孩子喜欢数学,但暂时“一学就会、一做就错”,那么建议开始学习奥数前先磨炼好性格,让性子沉下来、踏实下来,否则奥数学习走不长远。

豆豆妈咪:毕业于复旦大学统计学系、财务金融系。
喜欢琢磨数学,琢磨怎么把数学讲明白、讲有趣,
也喜欢和娃一起看书、逛博物馆、到处走走看看。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