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美国小学教材,我找到中国孩子最怕的“语法学习”的突破口!

本文来转载自 “美国小学的日常(ID: usazhaolaoshi)” 2020-8-19

作者:小媛老师

1

开学季

美国小学这周都陆续开学啦!最近老师们都在忙两件事:1. 给学生准备学习工具箱;2. 为网络教学备课!
之前在视频中,我跟大家分享了给学生买的各种学习用具。有朋友留言问我:为啥不让孩子自己在家准备呢?哎,这是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所需的所有学习用具。

大家都知道,最近美国严重的疫情,很多家庭都失业了,孩子和家长都面对着方方面面的压力。

所以,作为学校和老师,为了减轻家长们的负担,我们决定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学习用具,做好开学的准备!

除了给学生们准备学习用具,我昨天从学校搬来了好几箱子的教学用书,我的隔屏网络教学生涯,要就此展开啦…

翻开今年的英文教材,我们采用的是如今美国最流行的Benchmark教材。怎么不是Wonders? 其实,美国老师对Wonders的教材褒贬不一。近些年来,很多之前使用Wonders教材的学区都换到了Benchmark。但是,Wonders在国内的热度,却是依然不减呀!

其实不管什么教材:Wonders, Journeys,还是我刚拿到的这套Benchmark,教材的结构都大同小异。这些教材都是按照单元Unit来划分的,每个单元下面又有一个个的Week(星期)。这种教材完全是保姆式,老师教什么,怎么教,甚至连老师问的问题,全都列的清清楚楚,老师们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了。

大家从上图可以看到哦,一套英文教材无外乎分成这几个部分:自然拼读、阅读、写作和语法。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于咱们国内的孩子来说,自然拼读、阅读和写作,都不陌生,说到语法,很多小朋友就抓耳挠腮起来。家长们也疑惑:这个既抽象,还有点枯燥的语法,到底应该怎么学呢?

2

语法有多重要

语法虽枯燥,但对于咱们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特别重要!国内的孩子都有应试的压力,比如下面这些人教版6年级的英语考题中,里面选词填空、完形填空等题型,就是考察的孩子的语法知识。

除了面对应试,语法学好了,对我们的口语表达也有帮助。身边有些小留学生,刚来美国不就,不小心会说出”I am come from China”的句子,虽然这样的表达老外也能听懂,但是听起来总有些怪怪的…

有人说语法来自于语感,多多阅读就好啦,但我并不太认同。语感是个虚无缥缈的东东,而语法是规范且有规可循的,我们用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学习规范的英文表达,这是不是让孩子更加云里雾里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要系统的语法学习了。在美国的教材中,专门有Language的一项,其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语法知识。母语国家的孩子可以从小接受系统的语法知识,我们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也可以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后,开始学语法。

3

语法的基础:8大词性

美国小学的语法学习是从词性(Parts of Speech)开始的,随便翻开一本语法书,语法的学习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词性、句子和标点。而词性是所有语法知识的基础。

很多家长和老师会把下面的词性海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做成一面语法墙。


家里没那么大地方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让孩子用这样的语法海报,打印成册,形成一本语法词性小宝典,里面蕴含了词性的所有定义和举例。

当孩子了解了各类词性后,我们就可以玩一个“分类Sorting”的活动,让孩子把不同的词卡,按照词性来分类。比如Floor地板就是名词,Painted(刷漆)是动词,而dirty(脏脏的)就是形容词。

分类(Sort)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小朋友在分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学到的知识不断内化,转为自己的应用。

上面的分类游戏是单个词语的词性鉴别,接下来我们可以考察小朋友某个单词在句子中的词性。

这位美国妈妈Becky,她在自己的博客中分享到,使用平时晾衣服的小木夹子,找到划线单词的词性,然后夹起来。


这时,小朋友不仅要了解某个单词的词性,还要能鉴别出句子的构成,不同的单词有着什么词性,起着怎样的作用,这对孩子们自己的写作输出,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我们还可以让他们做一本语法小书,把所有的语法词性知识点,积累在这样的小书上,成为一本语法的小手册,随身携带,随时拿出来温习。

这个语法小书还有空白版的。当孩子在阅读时,可以让他一边读,一边收集不同的词性,然后记录在自己的小书上。这个阅读和记录的过程,让孩子将“词性”的知识,真正变为己有!

朋友逃妈曾在文章中对于“语法学习”,做了这样的比喻。“语言积累好比食材,语法就像烹饪方法,两者一结合,就成了美味菜肴”。

而这道语言的“菜肴”到底美不美味,语法的基本功说了算!

作者小媛老师为美国公立小学老师,丰富美国课堂教学经验,创办公众号“美国小学的日常”(ID: usazhaolaoshi),欢迎大家关注!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