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牛小的课表长什么样?

本文来转载自 “海淀肥肠妈(ID:haidianfeichangma)爱与自由——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2021-3-9

作者:肥肠妈

一提起海淀,很多人都以为海淀的小学生每天在学校头悬梁,锥刺股,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其实恰恰相反,海淀的小学生课程表和其他学校的课程表大同小异:

海淀小学生肥肠的课程表长这样:

另外一个北京的教育高地西城的小学课表长什么样呢?

也是一副朴实无华的样子。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功夫在课外。

1

娃与娃的差距关键在课外

北京的公立小学都是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大纲,认真贯彻国家减负政策的。北京有不少小学一二年级没有考试,也没有成绩和排名,通过“乐考”,学生们“玩着考”,也在“玩中学”。

上学这么轻松快乐,那么海淀的小学生是怎么进行高强度学习的呢?

一句话,功夫在课外。

课内表是大同小异的,课外表是百花齐放的。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只盯着课内,把课内学好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那也只能在鸡娃的道路中稳定的“穷着”。

九年义务教育的大锅饭是基本保障,课内表是“明课表”;

每个家庭的学习小灶是脱颖而出的关键,课外表是“暗课表”。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海淀家长认为,娃的差距在于放学时间。

2

支撑课外表的两种路线

怎么拉开差距?靠报班吗?

的确,海淀家长爱报班是出了名的。

规划合理,匹配孩子能力、充分利用一切放学后和节假日时间的课外班安排,相当于给孩子配置了一个“双轨制”学校,课内课外两条线路同步运行,一点时间都不浪费。

这个通过自主配置课外班组装的补充式学校,非常考验家长的财力、脑力和统筹规划灵活取舍的能力。属于高能耗配置,普通家庭买不起也驾驭不了。

毕竟,报班自由是门槛。这个门槛比车厘子自由高多了。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长来说,根本复制不了,昂贵的作业抄不起。

还有没有普通人可以借鉴参考的课余时间安排方式?

那就是自学为主,报班为辅,丰俭由人。

我家一直就是走的这种路线,花钱不多,抓大放小,以“普通妈+猪队友+普通娃”的工薪阶层低配组合,翻进了大神云集的顶尖牛娃圈,不卑不亢按照自己的节奏溜达着。

 

3

“课外表”具体怎么做呢?

1、明确学习目标。

你的目标决定了你的投入,目标越高,投入越多。咱们都不是天才,千万别幻想不用努力轻轻松松就能出类拔萃,指望这个,还不如指望一夜暴富,都是妄念。想鸡娃,先打消不切实际的妄念。

不知道怎么订目标的,就先从最务实的开始,思考一下小升初孩子想上什么样的学校,理想中的学校需要学生具备什么样的水平,然后开始倒推,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准备,这样就会有思路了。

2、明确投入时间。

任何一科想要脱颖而出,每周的有效投入时间不低于9小时。哪怕是音体美这样的兴趣班也是如此。

鸡娃的最低限度是,每天有效投入时间不低于半小时,每周不低于3.5小时。

低于这个时间投入就可以不用鸡娃了,不花时间什么都是白搭。

3、大局观,合理安排学科配置,不可偏废。

奥数是很重要,但是语文英语体育也很重要,身心健康也很重要,不能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死磕奥数,除非你是剑走偏锋的绝世奇才,否则很容易翻车。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不偏科不缺腿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如果不知道怎么安排,就可以按照这个最简单的思路来起步:

语文、数学、英语每天各投入半小时的有效时间,等孩子适应了这个学习节奏和强度,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再开始慢慢增加有效投入时间,这样就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养成学习习惯。

举个例子,肥肠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写完校内作业以后,如果还有时间,他会用天天练自学奥数。

然后用天天练看一回西游记的学习视频,做课后的与西游记相关的文学常识练习题。这样再自主阅读西游记原著,效果会好很多。

除了名著阅读,我以后还打算陆续加入一些字词句段篇的输入输出练习,然后再进行古诗、成语的学习积累,等等。

 

英语,我研究了各种学习路线和相关资料,想要找到一套既能循序渐进提高英文综合阅读能力、拓展积累科普百科知识,又能同时为ket、pet备考做准备,体量也不要太大的英文分级阅读书籍。

看来看去,比来比去,觉得《剑桥英语百科分级阅读》比较符合能力和考试这俩核心诉求。

我先用着,有了更多使用体会再来和大家说。

总之,小学阶段,能不能上重点名牌小学不重要,比起昂贵的学区房,家长的作用更大。因为功夫在课外。

如何充分把握住小学六年时光培养孩子,给孩子一个充实有爱的建设型童年,让孩子能胸有成竹面对小升初的考验,凭实力给自己一个进入优质中学的机会,不负韶华书写奋斗的青春,这就是“课外表”的力量。

【声明】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未注明出处文章的作者或图片,请版权持有者联系我们我们会补上相关作者及出处,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您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文章首图来源:Unsplash